食品配料表是以食品原料加入量的比例多少由大到小排列,簡單地說,排在位的,加入量最多;排在第二位的加入量第二,以此類推。
【食品配料表要怎么看?】
2013年1月1日起,我國食品營養(yǎng)標簽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正式實施,根據通則,食品配料的使用量,要按照由多到少的順序來排列。食品的營養(yǎng)品質,本質上取決于原料及其比例。以酸奶及乳酸菌飲料的配料表為例:某品牌酸奶配料表:生牛乳(含量大于等于90%)、白砂糖、濃縮乳清蛋白、保加利亞乳桿菌、食品添加劑(果膠、黃原膠、阿斯巴甜等);某品牌乳酸菌飲料配料表:水、白砂糖、脫脂奶粉、葡萄糖、食品添加劑(檸檬油、酸橙油)、活性乳酸菌。同為兩種酸奶類飲品,從配料表順序先后來對比就能發(fā)現(xiàn)明顯的差異。酸奶的主要成分是生牛乳,而乳酸菌的主要成分是水及白砂糖,哪個更好就不用細細說明了吧。
對于一些食品的特殊"成分",在購買時,我們要盡量避免。反式脂肪酸例如:氫化植物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這些成分屬于不益于健康的成分,特別是兒童食用時,對這類配料要盡量避免。若食品配料表中顯示含有代可可脂、植物奶油、植物黃油、人造黃油、氫化植物油、氫化脂肪、氫化棕櫚油、起酥油、酥油、人造奶油、植脂末等,都表示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