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市場動態(tài) > 如何預防野生菌中毒?
隨著雨季的來臨,云南又進入一年一度吃野生菌的好時節(jié)。野生菌雖然美味卻也“暗藏殺機”,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原因主要有哪幾種?加工野生菌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云南省疾控中心提醒:野生菌不要混在一起炒或煮,發(fā)生野生菌中毒了首先應及時送醫(yī)。
記者從云南省疾控中心獲悉,云南野生菌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其中存在不少有毒品種,且不易鑒別。誤采誤食有毒野生菌,會因有毒野生菌中含有的毒肽、溶血素、生物堿、紅菇素等毒素通過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進入血液系統(tǒng),進而損害人體的肝 臟、腎 臟、心 臟等器官。常見的相關中毒癥狀類型可以分為肝損害型、腎損害型、橫紋肌溶解型、溶血型、胃腸炎型、神經(jīng)精神型和光過敏皮炎型等,其中前四種類型可致人死亡。
云南常見的野生菌有250種,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150種左右。菌子中毒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誤食有毒菌類。云南野生菌資源較豐富,有毒野生菌的種類也較多,如果誤食了不能食用的有毒菌類,就會造成中毒;加工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失誤。野生菌加工時必須注意加工過程,不同菌類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如在爆炒菌子時沒有充分炒熟,或鍋鏟沾上了沒有炒熟的菌子,食用后就可能發(fā)生中毒;生長環(huán)境污染。一些野生菌雖屬無毒菌類,但如果其所生長的地方發(fā)生污染、氣候異常、或者地層下含有有毒礦物,誤食這種地方生長的菌類后很容易發(fā)生中毒。
加工野生菌過程中應注意如下幾點:,買來的野生菌不要混在一起炒或煮,每次食用一種野生菌,另外食用野生菌不要過量。第二,在加工烹調野生菌時采用的方法要得當。不論是哪種菌子,都不要涼拌吃,其次,不論炒還是燒湯,都要炒熟煮透,不要用急火快炒。第三,吃菌時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雖然無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會與酒中的乙醇發(fā)生化學反應,同時,酒精會導致全身血管擴張,從而導致血液加速,增加毒素的吸收,進而引起中毒。
發(fā)生野生菌中毒了首先應及時送醫(yī)。吃完菌后如感不適,有惡心、頭暈、嘔吐、看東西不明或幻視、幻聽等癥狀,應立即前往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治療。如果不能及時就醫(yī),應立即采用簡易的方法,進行催吐、洗胃、導瀉或灌腸等處理,盡快 排除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殘菌,減少有毒物質的吸收,從而減輕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經(jīng)過這些處理后,還是要盡快轉送正規(guī)醫(yī)院診治。轉送時攜帶剩余野生菌樣品,以利進一步明確診斷治療。
日本作為全球功能性食品代表市場之一,其在產(chǎn)品開發(fā)、劑型創(chuàng)新和原料挖掘方面始終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以及對個性化和高效營養(yǎng)需求的增加,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在這一過程中,新穎的原料和獨特的技術工藝成為企業(yè)爭奪市場份額的關鍵因素。
亞精胺是一類生物活性有機小分子,毒 性低功效強,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強線粒體代謝等功能。機體內亞精胺除外源膳食補充和細胞生物合成外,腸道菌群代謝也是亞精胺重要來源之一。而且亞精胺還可以和腸道菌群相互作用維持腸道穩(wěn)態(tài),在增強腸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