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加工包裝機械 > 土榨花生油黃曲霉毒素超標 科學儀器守護油品質量安全
食用油作為烹飪過程中的一種食材原料,因其具有改善菜肴色澤、口感,增加菜品營養(yǎng)的特點,受到了人們的廣泛喜愛。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食用油的營養(yǎng)價值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市面上一些土榨花生油打著“無添加”、“”、“改善心血管疾病”等旗號,頗受消費者青睞。在不少人的觀念中,冠以“土”字號的各種產(chǎn)品往往都能與天然、綠色、健康等扯上關系,然而“土法”制成的產(chǎn)品因其在生產(chǎn)過程中存在衛(wèi)生條件不達標,工藝簡單等問題,產(chǎn)品質量往往難以保證。
近日,佛山市一家雜貨店夫婦因其銷售的土榨花生油存在黃曲霉毒素B1超標問題被判刑,這則新聞將“土榨花生油”推上了熱搜榜。事實上,小作坊土法壓榨的花生油存在安全隱患早已屢見不鮮。南方日報就曾在“頭版曝光”欄目刊發(fā)報道,曝光了廣東省茂名、陽江、云浮、湛江、肇慶等地市部分小作坊抽檢的散裝花生油黃曲霉毒素B1超標問題,其中檢出情況中嚴重的超標竟達到14.5倍。
據(jù)了解,黃曲霉毒素可分為B1和G1兩大類,其中B1的存在量大,毒性也高。早在1993年,黃曲霉毒素就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一類天然存在的致癌物。而黃曲霉毒素對人體的危害主要包括損害肝 臟、引發(fā)肝炎、肝硬化、肝部壞死、肝癌等,其臨床表現(xiàn)為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胃部不適、腹脹、肝區(qū)觸痛等癥狀。人體若長期攝入低劑量的黃曲霉毒素,患肝癌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黃曲霉毒素對人體的危害如此之大,而其作為一組衍生物,通過人們的肉眼觀察顯然無濟于事。因此,采用先進的儀器設備及科學方法對油品進行檢測無疑是明智的選擇。
目前,市面上檢測糧油的儀器設備種類豐富,功能齊全,如便攜式拉曼光譜、近紅外光譜、氣質聯(lián)用儀等先進的分析儀器。其中,便攜式拉曼光譜儀能當場檢測出食用油的成分含量,方便快速。此外,對于食用油中存在的黃曲霉毒素超標問題,可以采用專門的黃曲霉毒素速測儀,該儀器可快速檢測出油品中的黃曲霉毒素含量。
除了采用先進的儀器設備對油品質量進行檢測,還可以使用科學方法進行檢測。對于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異構體含量測定可以采用氣相色譜法;對于動植物油脂中揮發(fā)性有機污染物的測定可以采用氣相色譜-質譜法;而對于動植物油脂中的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含量的測定,則可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
上述這些科學儀器和檢測方法對于油品質量的檢測固然重要,但是在實際生活中,考慮到經(jīng)濟成本以及方便等問題,這些檢測儀器和方法很難用在實際的購買過程中。因此,消費者應該掌握一些正確挑選健康食用油的方法。比如,在購買食用油時,消費者盡量到大中型的正規(guī)商場購買品牌花生油,并注意檢查其標簽上是否有標注“QS”標志,并且盡量不買散裝花生油、土榨花生油。此外,消費者也要留意商店的花生油是否存放在陰涼的環(huán)境內,如發(fā)現(xiàn)包裝不清潔、已打開或破損,便不要購買。
日本作為全球功能性食品代表市場之一,其在產(chǎn)品開發(fā)、劑型創(chuàng)新和原料挖掘方面始終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以及對個性化和高效營養(yǎng)需求的增加,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在這一過程中,新穎的原料和獨特的技術工藝成為企業(yè)爭奪市場份額的關鍵因素。
亞精胺是一類生物活性有機小分子,毒 性低功效強,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強線粒體代謝等功能。機體內亞精胺除外源膳食補充和細胞生物合成外,腸道菌群代謝也是亞精胺重要來源之一。而且亞精胺還可以和腸道菌群相互作用維持腸道穩(wěn)態(tài),在增強腸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