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市場動態(tài) > X一代在酒精消費方面比千禧一代更有潛力
大多數(shù)食品和飲料類別的營銷策略都是針對千禧一代和即將到來的Z世代,基本上不考慮所有40歲以上的人。專家稱這是錯誤的舉動。
零售商Wine Access的一項研究顯示,在過去兩年里,X一代購買的葡萄酒比其他任何一代人都多13%,2019年比千禧一代多6%。目前年齡在37-51歲之間的X一代據(jù)說比年輕一代擁有更大的“即時購買潛力”。
Joe Fisch是Wine Access的首席執(zhí)行官,他說:“從歷史上看,嬰兒潮一代一直在推動我們的業(yè)務(wù),但X一代正在成為大買家。盡管近年來千禧一代的買家數(shù)量有了顯著增長,但我們的銷售顯示,X一代擁有最直接的潛力。”
01
“氣泡”采購模式
美國千禧一代在購買時更加謹慎,在一項全球數(shù)據(jù)調(diào)查中,66%的人表示,他們在選擇酒精飲料時,經(jīng)?;蚩偸鞘艿疆a(chǎn)品對他們健康的影響,而此類問題的全國平均水平為47%。
含酒精的蘇打水今年人氣飆升,以低糖和低碳水化合物吸引了更年輕、更注重健康的人群。
GlobalData高級創(chuàng)新分析師Mitsue Konishi表示:“對于尋求純凈水和健康水合作用的消費者來說,包裝水和蘇打水仍然是關(guān)鍵類別。與典型的含糖雞尾酒或啤酒相比,硬蘇打水通常是低糖的,含有大約100卡路里的熱量。”
GlobalData認為,碳酸飲料的趨勢將在酒精中長期存在,并將與軟飲料密切相關(guān)。Wine Access表示,2018年氣泡酒精飲料市場增長了近6%,過去10年的消費量增長了56%,符合千禧一代的購買模式。與此類似,桃紅葡萄酒仍在增長,僅2018年就增長了48%。
Wine Access葡萄酒主管Vanessa Conlin表示:“通過研究每個人群的購買模式,我們可以了解他們對我們產(chǎn)品的反應(yīng),并看到有價值的消費趨勢。例如,X一代更有可能根據(jù)他們的既定品味來購買,而千禧一代則傾向于根據(jù)行業(yè)趨勢來購買。”
在線酒類零售商Drizly表示,該網(wǎng)站8月至10月千禧一代的紅酒銷量環(huán)比增幅,約為21%。X一代和嬰兒潮一代分別貢獻了19%和14%。
02
真實親密的酒精體驗
與其他幾代人相比,X一代消費者購買卡百內(nèi)紅葡萄酒的可能性增加了13%,購買波爾多葡萄酒的可能性增加了13%左右。據(jù)Wine Access的數(shù)據(jù),千禧一代購買香檳的可能性增加46%,購買丹魄(西班牙標志性紅葡萄品種)的可能性增加29%,購買桃紅葡萄酒的可能性增加24%??ò賰?nèi)紅葡萄酒、白蘇維濃、桑嬌維賽和波爾多也是千禧一代喜愛的葡萄酒品種。
“和千禧一代一樣,X一代消費者在購買葡萄酒時追求的是真實和親密的體驗,但X一代有更大的財力去追求它們。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投資通過我們的葡萄酒專家團隊開發(fā)的文字、信息圖表和視頻來講述我們銷售的每一瓶葡萄酒的故事。”
GlobalData在酒精行業(yè)也看到了類似的趨勢,大品牌利用了人們最近對風(fēng)味麥芽飲料(FMBs)重新燃起的興趣。傳統(tǒng)啤酒品牌百威英博、波士頓啤酒公司和帕布斯特釀酒公司(Pabst Brewing Co.)都推出或收購了硬蘇打水。
Drizly發(fā)現(xiàn),千禧一代最傾向于流行的酒精飲料,最近他們的硬蘇打水銷售占到了79.3%,緊隨其后的是X一代(13.9%)和Z一代(4.5%)。
“風(fēng)味水在英國一直很流行,而進軍酒精行業(yè)的舉措看起來與美國類似。此外,對更輕、更低熱量的非酒精飲料的興趣增加是全球范圍的趨勢。因此,硬蘇打水的概念可能會蔓延到這些市場以外。”
“可口可樂已經(jīng)憑借Lemon-do品牌成功進入日本的FMBs市場。Lemon-do是一種低酒精飲料(由白酒和碳酸水制成),成分類似于硬蘇打水。這家全球飲料公司不會忽視美國硬蘇打水的影響。”
日本作為全球功能性食品代表市場之一,其在產(chǎn)品開發(fā)、劑型創(chuàng)新和原料挖掘方面始終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以及對個性化和高效營養(yǎng)需求的增加,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在這一過程中,新穎的原料和獨特的技術(shù)工藝成為企業(yè)爭奪市場份額的關(guān)鍵因素。
亞精胺是一類生物活性有機小分子,毒 性低功效強,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強線粒體代謝等功能。機體內(nèi)亞精胺除外源膳食補充和細胞生物合成外,腸道菌群代謝也是亞精胺重要來源之一。而且亞精胺還可以和腸道菌群相互作用維持腸道穩(wěn)態(tài),在增強腸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quán)所有(保留一切權(quán)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