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名企關注 > 可口可樂:進入3.5元時代!
今年4月,可口可樂公司CEO詹姆斯·昆西(James Quincey)表示,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顯著,公司正打算提高產品售價,他的原話是“我們在2021年有很好的對沖措施,但2022年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價格必須有所上漲。”
一石激起千層浪,漲價消息迅速登上熱搜,網友的態(tài)度也呈兩極分化,有網友表示:“可樂自由也沒了?”也有部分網友表示無所謂,“這么多年沒怎么漲價,稍微漲一點也能接受。”
近日,中糧可口可樂內部會議圖片顯示,11月1日起零售價上調,500ML瓶裝可樂零售價3.5元。
可口可樂的漲價邏輯
今年4月,中糧可口可樂曾率先調價,但尚未影響零售產品。在說明函中表示,此次價格調整范圍僅限于北京餐飲渠道客戶的3款易拉罐產品,是公司就特定銷售渠道的個別產品制定的營銷策略。
中糧可口可樂此舉被行業(yè)認為是對今后漲價的試水,畢竟餐飲渠道對價格的敏感度較低,試探性的漲價能夠更好地掌控提價后的市場反饋,并調整企業(yè)在零售市場的調價策略。其實,這并不是可口可樂第一次漲價,在很多消費水平較高的城市,500ML可口可樂已經調整到3.5元。
從1979年可口可樂走入中國,至今已有40余年,在漫長的時間里可口可樂很少漲價。根據國盛研報,可口可樂自1990年以來,產品售價并未出現明顯的上漲,1990年-2019年間,可口可樂產品單價的復合增速僅為0.42%。
但歷史上,可口可樂是有過不同的漲價行為的:
1、 在便利店等渠道中,一聽易拉罐零售價由1.9元漲到2元,甚至是3.5元,以點帶面的進行市場價格試探;
2、 減少易拉罐容量,凈含量由355ml降到330ml;
3、夏天瓶裝容量500ml,冬天容量550ml或600ml;
4、還有傳言說,易拉罐拉環(huán)由分體式改成連體式,也降低了成本。
當然,并不是只有可口可樂這么一個例子。比如像方便面,也是出現過變相漲價的。以前一個面餅重量是90克,現在都只剩下85克了。
多家食品企業(yè)面臨供應鏈壓力
除了兩大飲料品牌,今年以來,食品行業(yè)多個企業(yè)也紛紛宣布漲價。5月和7月,百威亞太和華潤啤酒兩大啤酒巨頭相繼發(fā)布了漲價通知。
7月底,雀巢宣布下半年食品和飲料整體價格預計上調2%,以抵消成本壓力。8月,達能、達利食品也宣布漲價。9月,中國好麗友、安琪酵母也進行了價格調整。進入10月,洽洽食品、海天味業(yè)等頭部企業(yè)也紛紛宣布漲價。
11月伊始,漲價函更是如雪片般紛至沓來。安琪酵母時隔一個月再次宣布部分產品漲價,安井食品、武漢百事可樂、李錦記、海欣食品、恒順醋業(yè)等紛紛發(fā)布提價通知。此外,三季度以后,對原材料上漲的擔憂就被多家企業(yè)提及。
11月3日訊,美國食品巨頭億滋國際CEO馮樸德在當地時間周二表示,該公司旗下奧利奧餅干、里茲餅干和Sour Patch Kids等產品在美國的價格明年將提高7%。該公司預計,由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運輸短缺,2022年的成本漲幅將達到6%。
結語
可樂的漲價是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供應鏈危機的一個縮影,就以可樂代表的飲料行業(yè)來說,不僅僅是原材料上漲,而是整個生產的供應鏈環(huán)節(jié)都在遭受著重大考驗。不僅是西方,整個世界,都正在經歷一場資源短缺。
在后疫情時代,所有的公司都應該思考,如何使自己的產業(yè)在世界范圍內更有競爭力以及怎樣重構自身供應鏈,才使其能夠面對風險,而不被“卡脖子”。
據蘇州發(fā)布公眾號消息,9月20日,太古可口可樂(蘇州)飲料有限公司在昆山開發(fā)區(qū)正式破土動工,總投資人民幣20億元的蘇州太古可口可樂將打造成為華東區(qū)集生產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