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鮮皮提取物是從白鮮皮中提取出的白鮮堿、崖椒堿和茵芋堿等化學物質(zhì)。白鮮皮又名醉皮、北鮮皮、野花椒根皮、臭根皮,為蕓香科植物和狹葉白蘚 ( 又名新疆白鮮 ) 的干燥根皮,味苦性寒,歸脾、胃、膀胱、小腸經(jīng),是皮膚病的常用中藥,具有清熱燥濕、祛風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用于治療黃疸尿赤、濕疹、疥癬、濕熱瘡毒、風濕熱痹、黃水淋漓等癥,治療濕疹的風熱證和濕熱證的療效,在我國分布于河南、陜西、甘肅、四川、貴州等地。
【白鮮皮提取物】
現(xiàn)代藥理研究白鮮皮有抗菌作用,對多種致病真菌如荃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黃癬菌有抑制作用。其所含的白鮮堿和崖椒堿對枯草桿菌和某些真菌有顯著抗菌作用。白鮮堿小劑量能興奮離體蛙心,使心肌張力增加,心臟每搏輸出量及每分鐘輸出量均增多。對離體兔耳血管有明顯收縮作用。白鮮堿對家兔和豚鼠子宮平滑肌有強力的收縮作用。白鮮堿、崖椒堿對大鼠子宮的自發(fā)性收縮無影響,但對于催產(chǎn)素所引起的大鼠子宮收縮則可減弱之,而茵芋堿則增強之。崖椒堿及茵芋堿還能松弛奧狄括約肌。此外,白鮮皮水提取物對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對遲發(fā)變態(tài)反應的抑制主要作用在效應相,抗炎作用是其機制之一。伊紅染色法結(jié)果表明白鮮皮非極性卵提取物及揮發(fā)油有體外抗癌活性。
白鮮皮臨床應用于皮膚科常見病濕疹、疥癬、濕熱瘡毒,風疹,皮膚痙癢等,具有清熱燥濕、祛風止癢功效,具有收斂除濕,減少滲出的功效。白鮮皮提取物有抗瘙癢、抗過敏的作用,其原因可能是白鮮皮提取物抑制抗原IgE結(jié)合,減少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等炎癥介質(zhì),減少機體瘙癢,故具有一定的抗瘙癢作用。
兩歧雙歧桿菌 BGN4 是從人類腸道中分離出的一種革蘭氏陽性厭氧菌,屬于雙歧桿菌屬。該菌呈桿狀,常帶有分叉,形似 Y 或 V 字形,無鞭毛,不形成芽孢,細胞長度約為 1.0-3.0μm,最適生長溫度為 36℃-38℃,pH 適宜范圍是 5.0-8.0,僅在嚴格厭氧環(huán)境下才能高效增殖。
如果你曾經(jīng)見過日本彈珠汽水 Ramune,一定會被它那顆“玻璃彈珠”封口的設計吸引,并對它的打開方式感到新奇。這種古怪又好玩的包裝其實誕生于19世紀的英國,是碳酸飲料早期的密封技術嘗試。雖然早被現(xiàn)代瓶蓋、鋁罐取代,但這種獨特瓶型和互動式開啟方式,至今仍在日本和印度的汽水文化中保留下來。
橙皮苷是柑橘屬水果果皮中的一種天然黃酮類化合物,比如檸檬、柑桔、代代花等果皮中就含有豐富的橙皮苷。橙皮苷是一種二氫黃酮衍生物,具有雙氫黃酮氧苷結(jié)構(gòu),呈弱酸性。
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食品添加劑的身影可謂是無處不在,它們不僅為食品增添了美味與可口,更在保障食品長期安全與營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演變,新型食品添加劑的研發(fā)與運用已然成為食品科學領域的焦點議題。
便秘是一種常見的胃腸道疾病,其中功能性便秘是最常見的亞型之一,主要表現(xiàn)為排便頻率減少、糞便干硬、排便困難或排便不盡感等癥狀?,F(xiàn)代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社會壓力等因素導致便秘患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
白面包香精是一種專門用于模擬和強化白面包特有香氣的食品添加劑,廣泛應用于烘焙食品、糕點以及相關飲品的生產(chǎn)中。隨著消費者對風味和口感要求的不斷提高,白面包香精憑借其獨特的香氣特點,成為提升產(chǎn)品競爭力的重要原料。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quán)所有(保留一切權(quán)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