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是樟科樟屬常綠喬木,是熱帶、亞熱帶樹種,也稱玉桂,我們常說的肉桂指的是其內層樹皮。肉桂是我國的經濟樹種之一,我國于上世紀50年代開始大力發(fā)展肉桂產業(yè),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福建等是主要種植地區(qū),其產量占我國總產量的90%以上,目前我國已成為肉桂出口量最多的國家。
肉桂有兩個重要用途,一是藥材,二是增香。肉桂作為藥材使用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藥用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味辛溫,主百病,養(yǎng)精神,和顏色,利關節(jié),補中益氣。為諸藥先聘通使,久服通神,輕身不老。面生光華,眉好常如童子。"《本草綱目》記載:"堅筋骨,通血脈.宜導百藥,久服,神仙,不老"常用于"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陽虛眩暈,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經閉,痛經。"增香作用是肉桂最常見的用途,在食品工業(yè)和餐飲中被廣泛使用,是食品工業(yè)中不可或缺的香料之一。
肉桂的主要成分是揮發(fā)油,由肉桂醛、水楊醛、丁香酚、香蘭素、苯甲醛、肉桂酸等,其中肉桂醛含量在80%以上,也是主要起作用的基礎物質。現(xiàn)代醫(yī)學表明,肉桂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種作用:
1、抗菌作用,肉桂精油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顯著的抑菌作用,其抑菌力與尼泊金乙酯相當。
2、抗?jié)冏饔?,實驗指出,肉桂水提物對粘膜細胞具有保護作用,能夠抑制消化系統(tǒng)潰瘍。
3、抗炎作用,肉桂中含有的鞣酸樣物質表現(xiàn)出很強的抗炎活性,在動物實驗中有很好的抗炎作用。
4、降低血糖,肉桂富含抗氧化劑,有助于調節(jié)血糖,降低糖尿病和心臟疾病的風險。此外,肉桂還具有降血壓、改善原發(fā)性神經痛等作用。
實際上,肉桂對于肥胖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以調節(jié)食物攝入、改善體內血漿葡萄糖水平和脂質譜,從而起到改善肥胖的作用。肉桂中有兩類物質對于改善肥胖發(fā)揮作用,肉桂醛和肉桂酸異丁酯,二者的研究報告分別發(fā)表于《代謝》和《分子營養(yǎng)與食品研究》雜志上。
《代謝》關于肉桂醛的報道指出,研究人員從志愿者身上提取脂肪細胞,并用肉桂醛對這些脂肪細胞進行處理,結果發(fā)現(xiàn)促進新陳代謝的基因和酶的"表達有所增加",且有利于生熱作用的蛋白質也增加了。肉桂醛通過刺激脂肪細胞消耗能量(該過程被稱為生熱作用)來促進代謝健康,意味著可利用肉桂醛激活生熱作用從而抗擊肥胖?!斗肿訝I養(yǎng)與食品研究》關于肉桂的報道指出,在短期隨機交叉干預研究中,向26名健康志愿者單獨施用(對照)或補充0.45mg肉桂異丁酸肉桂的75g/300mL葡萄糖溶液。在接受對照或CIB治療之前和之后2小時,使用視覺模擬量表對主觀饑餓感知進行評級。在處理后2小時評估來自一頓標準化早餐的食物攝入。在禁食和處理后15、30、60、90和120分鐘時抽取的血液樣品中測量血漿肽YY3-36、胰高血糖素樣肽-1、生長素釋放肽、血清素以及血漿葡萄糖和胰島素。與對照組相比,肉桂異丁酸肉桂給藥使總能量攝入和曲線中血漿葡萄糖的δ面積分別降低了4.64±3.51%和49.3±18.5%,預示著肉桂異丁酸肉桂能夠通過降低自由能量攝入控制肥胖。
總之,肉桂在實驗方面已經給出了充分的數據支撐,如能再結合具體的臨床實驗,肉桂非常有希望開發(fā)成新型的減肥產品。
近年來,人們健康意識不斷提高,開始更多尋求健康減重方式應對肥胖問題,保健食品逐漸嶄露頭角,但一些不法商家添加違禁成分讓消費者達到快速瘦身的目的,嚴重危害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如今,在很多減肥人士發(fā)布的食譜上,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一般都很低;在社交平臺上,許多博主發(fā)布的減肥方式也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真的有助于減肥嗎?不同人群每天應該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
維生素C咀嚼片是一種以維生素C為主要成分的營養(yǎng)補充劑,采用咀嚼方式服用,口感酸甜可口,深受各類人群的喜愛。維生素C咀嚼片不僅能夠方便攝取每日所需的維生素C,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并參與多種生理代謝過程。
車前子殼固體飲料是一種以天然車前子殼為主要原料制成的健康飲品,因其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車前子殼固體飲料在沖泡后形成獨特的膠狀口感,能夠幫助調節(jié)腸道功能、促進消化,并有助于控制血糖與血脂水平,適合各類注重健康管理的人群飲用。
在食品加工與包裝行業(yè)中,餅干糖果包裝機憑借高效率、自動化和精準控制的優(yōu)勢,成為眾多食品生產企業(yè)的重要設備。餅干糖果包裝機能夠快速完成餅干、糖果等產品的計量、裝袋、封口及印碼等工序,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和包裝質量,滿足現(xiàn)代市場對外觀精美與安全衛(wèi)生的雙重要求。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