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市場動態(tài) > 科學家發(fā)現(xiàn)玉米高光效調控新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和廣東省農科院、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等單位合作,揭示了玉米葡萄糖轉運蛋白CST1介導調節(jié)氣孔運動和光合作用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fā)表于《植物細胞》。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長最重要的生理途徑,氣孔是二氧化碳進入植物葉片的門戶,氣孔的開閉可以控制光合作用的速率。雖然碳狀態(tài)對氣孔開閉和光合作用效率的調節(jié)是植物界的普遍現(xiàn)象,但是其分子機制尚不明確。
該研究在玉米突變體庫中首次鑒定了一個閉孔突變體CST1。CST1突變體在灌漿期前和野生型玉米沒有表型差異,但是在灌漿期表現(xiàn)出氣孔關閉、葉片早衰、籽粒灌漿不足的表型。通過圖位克隆和CRISPR / Cas9驗證,證明CST1基因編碼葡萄糖轉運蛋白CST1,突變降低了該蛋白的寡聚化和葡萄糖轉運活性。通過比較CST1突變體和野生型玉米的轉錄組和代謝組,發(fā)現(xiàn)CST1突變體中C4光合作用基因顯著下調,碳饑餓標志基因和標志代謝物顯著上調,這和氣孔關閉的表型是一致的。此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CST1的表達受到碳饑餓的誘導和光合產物的抑制,揭示CST1在光合同化物反饋調節(jié)氣孔運動中發(fā)揮關鍵作用。
日本作為全球功能性食品代表市場之一,其在產品開發(fā)、劑型創(chuàng)新和原料挖掘方面始終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以及對個性化和高效營養(yǎng)需求的增加,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在這一過程中,新穎的原料和獨特的技術工藝成為企業(yè)爭奪市場份額的關鍵因素。
亞精胺是一類生物活性有機小分子,毒 性低功效強,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強線粒體代謝等功能。機體內亞精胺除外源膳食補充和細胞生物合成外,腸道菌群代謝也是亞精胺重要來源之一。而且亞精胺還可以和腸道菌群相互作用維持腸道穩(wěn)態(tài),在增強腸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