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編輯推薦 > 新食品原料趕黃草在護肝領域有多少機會?
2020年6月2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jiān)測評估司發(fā)布了《關于瑞士乳桿菌R0052等53種"三新食品"(2020年第4號)的公告》,其中四種新食品原料中包含了一種國內傳統(tǒng)植物趕黃草。
趕黃草的申請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6月20號,其申請的產品名稱為瀘州古藺趕黃草粉,2019年1月14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fā)布了趕黃草作為新食品原料的征求意見稿,名稱則更換成了統(tǒng)稱趕黃草,到此次批準時歷經了近四年的時間。
我國對于新食品原料的審批向來秉持謹慎的態(tài)度,4-5年時間也屬于正常的審批時間范疇。
趕黃草的歷史
趕黃草是虎耳草科扯根菜屬植物,作為傳統(tǒng)苗藥,在民間擁有悠久的使用歷史。
趕黃草的分布較為廣泛,南到廣東,北到黑龍江,都有趕黃草的種植與栽培,但以四川瀘州古藺縣最為知名。最初的受理名稱是瀘州古藺趕黃草粉也是申請人基于對地方特色的保護,但考慮到趕黃草的全國性屬性,國家衛(wèi)健委最終將所有人工種植的趕黃草納入范圍也在情理之中。
趕黃草始載于明代《救荒本草》,具有清熱解毒、退黃化濕,活血散瘀,利水消腫之功效,是苗族民間治療肝病的經驗方,苗族人世代習用,稱它為"神仙草"。趕黃草屬于典型的地方性藥材,其收錄于《中藥大辭典》、《全國中草藥匯編》、《四川中藥志》等藥學著作中,但并不在《中國藥典》內。
現代分析指出,趕黃草含有類黃酮類、木質素類、香豆素類、苯乙酮類、鞣質類、三萜類等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肝炎病毒、保護護肝、利膽等作用。
趕黃草在臨床應用上也主要以保護肝 臟為主,中藥制劑肝蘇顆粒、肝素膠囊就是以趕黃草為原料制成。
對抗酒精性脂肪肝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曾發(fā)表2018全球酒精與健康報告,報告指出,全球每年約300萬人死于飲酒,占全部死亡人數的5.3%;平均每20位死亡中就有1人死于飲酒,在飲酒相關死亡中,男性就占3/4,平均每分鐘因飲酒死亡6人。在飲酒造成的健康損傷中,酒精性脂肪肝位列第一位,其也是肝硬化的重要誘因。數據指出,2002~2013年,中國酒精性肝病的比例翻了一倍多,其總體趨勢仍在上漲。
研究指出,趕黃草能顯著改善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狀態(tài),減輕酒精性所致的肝細胞脂肪變性和壞死,降低血清中丙氨酸氨基、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總膽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的含量,從而有效預防酒精對脂肪細胞的損傷。
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脂肪肝的患病率迅速增長,我國成人脂肪肝患病率介于12.5%-35.4%,其中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的發(fā)生率高達60%-80%,并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0-15年內肝硬化發(fā)生率高達15%-25%,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害更值得關注。
對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趕黃草同樣表現出良好的效果。
動物實驗表明,趕黃草不僅能降低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總膽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的含量,而且能夠提升總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并且趕黃草本身含有多種抗氧化成分,能通過調節(jié)脂質代謝和抗氧化兩個方面保護肝細胞,降低脂肪肝的損傷。
抗病毒性肝炎
國家法定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tǒng)公開數據顯示,2004年-2016年,在傳染病報告系統(tǒng)中,共上報病毒性肝炎病例16927233人,其中,乙型肝炎13543137例(80.00%),丙型肝炎1844882例(10.90%),病毒性肝炎曾經是我國居民的第一大肝 臟疾病。隨著相關疫苗的普及以及傳染病防控體系的逐漸完善,病毒性肝炎的感染率成逐年下降趨勢。普通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已經由原先的9.8%降至7.2%以下,5歲以下兒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已降至1%以下,脂肪肝已經取代病毒性肝炎成為我國居民第一大肝 臟疾病。
研究指出,趕黃草含有沒食子酸、槲皮素等多種抗病毒成分,其在體外和臨床實驗中都被證實具有抗肝炎病毒的作用,通過降酶和抗病毒來達到抗炎的效果。此外,趕黃草還能通過抑制肝星狀細胞分泌I型膠原及α-肌動蛋白的表達,減少細胞外基質沉積,有助于肝 臟纖維化的治療。
破除質疑
以往對趕黃草的認識認為,趕黃草會帶來一定的腎 臟毒性,此次新食品原料的審批也間接對趕黃草的毒性質疑進行"平反"。有研究將48只SD大鼠隨機分為0.9%氯化鈉溶液組和生藥5/10/20g/kg趕黃草組。實驗進行每天灌胃1次、每周6天、星期日停1天,持續(xù)3個月的實驗。結果表明,趕黃草組血清尿素、尿酸、肌酐及臟器結構變化等,與0.9%氯化鈉溶液組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保肝領域的市場挑戰(zhàn)
前瞻產業(yè)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保肝護肝保健食品的占比約為整個保健食品市場的5.03%,雖然與大眾化的增強免疫力(31.01%)與抗疲勞(10.79%)沒法抗衡,但從細分領域來看,其比例并不低,與關注度較高的降血脂類產品旗鼓相當,甚至遠遠超過了降血糖及抗氧化等產品的市場份額。
雖然趕黃草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但在市場領域還屬于新興事物。需要注意的是,趕黃草所主打的護肝功能已經有很多成熟的原料投入應用,比如水飛薊、低聚肽、葛根、丹參、五味子等。
要想在成熟的保健市場中站穩(wěn)腳跟實屬不易,但門檻更低的功能性食品或許是其有效的突破口,新食品原料的身份也賦予了趕黃草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ZMY
ZMY,擁有10余年食品相關工作經驗,致力于食品行業(yè)新品研發(fā)和市場剖析。
亞精胺是一類生物活性有機小分子,毒 性低功效強,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強線粒體代謝等功能。機體內亞精胺除外源膳食補充和細胞生物合成外,腸道菌群代謝也是亞精胺重要來源之一。而且亞精胺還可以和腸道菌群相互作用維持腸道穩(wěn)態(tài),在增強腸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從蛋白質到膳食纖維,從維生素到礦物質,每一種營養(yǎng)素都在維持人體機能中扮演著獨特角色。而在眾多功能性成分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簡稱GlcNAc)正逐漸走進大眾視野。作為一種天然存在于食物中的活性成分,它不僅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更在功能性食品領域展現出廣闊前景。
在營養(yǎng)學領域,有益健康的成分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其中,甜菜堿(化學名:三甲基甘氨酸)作為一種天然存在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營養(yǎng)物質,正逐漸成為健康科學界的熱點。這種天然化合物廣泛存在于微生物、植物和動物體內,常見于小麥、貝類、菠菜和甜菜等食物中。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今天,有機食品逐漸成為人們餐桌上的新寵。有機葵花籽油,作為一種天然、健康的食用油,以其豐富的營養(yǎng)和獨特的功效,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它不僅能滿足日常烹飪需求,還能為身體帶來諸多益處。本期,我們將深入探討有機葵花籽油的營養(yǎng)價值、健康功效以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廣泛應用,以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這一“健康油脂”和“黃金液體”。
低溫等離子體(Cold Plasma,CP)技術是一種非熱殺菌技術,以其快速殺菌、無殘留、操作簡單、不產生明顯溫升等特點而備受青睞。該技術廣泛應用于醫(yī)療、農業(yè)、食品以及水資源等眾多領域。等離子體是一種由電子、正負離子、自由基、基態(tài)或激發(fā)態(tài)分子和原子等組成的整體呈電中性的導電性流體,具有能量高,活性成分豐富等優(yōu)點。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