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編輯推薦 > 玉米須的逆襲,站在健康風口上的植物基
1、玉米須:一直被丟棄,很少被重視
玉米須(stigmamaydis)是禾本科作物玉米(ZeamaysL)的干燥花柱和柱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77版(一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材標準》1985版(一部)收錄常用藥材品種之一,具有利水消腫,降壓功效。用于治療腎炎性水腫,小便不利、濕熱黃疸、高血壓等病癥。
目前在臨床上積累了許多有關(guān)玉米須的臨床經(jīng)驗,它能利尿、泄熱、平肝、利膽。它不僅可作單味藥煎服,也可與其它中草藥配伍后使用?,F(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玉米須有顯著的利尿、降血糖、抑菌、降壓、增強免疫、抗癌等功效。近年來,臨床上用其提取物治療糖尿病、高血壓、肝炎、膽道結(jié)石、鼻炎及哮喘等癥。20世紀20年代起,基于玉米須的臨床作用,國內(nèi)外學者便對其化學成分開始了大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玉米須中含有植物甾醇、多糖、生物堿、黃酮、隱黃素等多種成分。美國FDA將玉米須的乙醇提取物列為ESO和GRAS食品添加劑類物質(zhì),日本、韓國、印度和歐洲也將其列為常用草藥。
02、玉米須到底有哪些神奇成分?
據(jù)研究文獻表明,玉米須含脂肪油2.5%、揮發(fā)油0.12%、樹膠樣物質(zhì)3.8%、樹脂2.7%、苦味糖甙1.15%、皂甙3.18%、生物堿0.05%,還含隱黃素、維生素C、泛酸,肌醇,維生素K、谷甾醇、豆甾醇、蘋果酸、枸椽酸,酒石酸,草酸等。此外,還含大量硝酸鉀,a-生育醌。
黃酮類:玉米須中含有較為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黃酮類總量隨品種的不同差異較大,含量從不足0.1%至3%以上。國內(nèi)外對玉米須黃酮類化合物的研究較多,已從玉米須中分離鑒定的黃酮類化合物約有29種,已分離的黃酮類化合物多為黃酮碳苷類化合物,且多數(shù)有相同的母核-木犀草素,其他的已分離得到的黃酮苷元有柯伊利素(chrysoeriol),芹菜素,刺芒柄花素等,玉米須黃酮類化合物表現(xiàn)出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甾醇類:日本學者突永一枝在Manchurian品種的玉米須乙 醚抽提物中發(fā)現(xiàn)有植物甾醇,同時有研究發(fā)現(xiàn),玉米須中的甾醇在玉米須的乙 醚抽提物為2.43%,其中的27.02%為甾醇,游離甾醇和可酯化甾醇大約各占一半,與玉米油中分離出的谷甾醇可能是有區(qū)別的。通過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機分離和鑒定了玉米須中揮發(fā)油以豆甾-5-烯-3-醇,β-谷甾醇、豆甾-7-烯-3-醇為主成分。
單糖和多糖類:日本學者突永一枝選用Manchurian品種的玉米須為原料,對其糖類成分進行了分析,得出其糖類成分主要為半乳聚糖、戊聚糖和葡萄糖,戊聚糖主要成分為木聚糖。制備方法、玉米種類等因素不僅影響到玉米須多糖提取率,而且對玉米須多糖的組成也有一定影響,綜合多位學者研究結(jié)果,組成玉米須多糖的單糖的種類有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甘露糖、木糖、鼠李糖、果糖和來蘇糖,其中葡萄糖和半乳糖可能含量較高。
氨基酸:有學者通過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動分析儀測定了玉米須中所含的氨基酸及含量,實驗結(jié)果表明,玉米須含有16種氨基酸,總氨基酸13.3%,其中人體必需氨基酸有7種,含量占氨基酸總量的1/3。
另有文獻報道玉米須中含硝酸鉀、油臘、揮發(fā)油、生物堿、皂甙、葡糖苷、單寧、苦糖甙、礦物質(zhì)、褐色染料、多糖、谷甾醇、豆措醇、蘋果酸、枸椽酸及一些脂溶性維生素K3、維生素E等多種成分。但報道實驗方法不詳。綜上看出,玉米須(花絲)化學成分方面以多糖研究較為系統(tǒng),其它成分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03、玉米須:其貌不揚,卻功能出眾
玉米須多糖的降血糖功能:
報道顯示玉米須多糖具有降血糖作用,可以降低模型小鼠的血糖值,提高肝糖原含量,減緩小鼠體質(zhì)量降低(體質(zhì)量減輕是糖尿病患常伴有并發(fā)癥)。研究發(fā)現(xiàn)高劑量攝入玉米須多糖能明顯降低腎上腺素所致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值和增加高血糖小鼠體內(nèi)肝糖原含量,但對小鼠免疫臟器指數(shù)無明顯影響,表明玉米須多糖具有抗腎上腺素所致的升血糖作用。玉米須多糖對高血糖小鼠的降糖作用,可能是通過合成肝糖原來調(diào)節(jié)血糖代謝,或可能與調(diào)節(jié)胰島細胞的分泌有關(guān)。
玉米須黃酮類物質(zhì)對心血管方面的功能:
通過對近年關(guān)于玉米須黃酮類化合物的文獻研究發(fā)現(xiàn),黃酮類化合物是玉米須中主要的活性部位之一,但對其藥效學的研究的報道甚少。已知黃酮類化合物是中藥中一類重要的藥效物質(zhì),其在心血管方面的生物活性尤為突出。尤其是在防治高血脂及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方面有重要作用,能明顯降低小鼠血清總膽固醇(TC)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蕎麥總黃酮、沙棘黃酮、銀杏葉黃酮均能抑制高脂血癥動物TC、TG的升高,對高脂血癥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玉米須水提物的利尿和抗尿路結(jié)石作用:
玉米須水提取物對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作用較弱,但效果較速尿持久,其利尿作用是腎外性,對腎 臟 作用很弱。有學者研究了玉米須水提取物對大鼠腎小球功能和尿鉀排泄量的影響,清醒大鼠(荷水量為2.5ml/100g體重)給藥量在500mg/kg.體重時,玉米須水提取物有利尿作用;給藥量在350~500mg/kg時,有增大尿鉀排泄量作用;清醒大鼠(荷水量為5mL,100g體重)給藥量在500mg/kg體重時,有增大尿鉀捧泄量作用,但是腎小球過濾負荷下降,不影響近端小管的吸收。玉米須水提取物能抑制實驗性高草酸尿癥小鼠腎 臟 草酸鈣結(jié)晶的形成。還有報道玉米須提取液可以溶腎結(jié)石,僅對碳酸鹽類結(jié)石有效,而對草酸鹽類結(jié)石無效。
玉米須的中藥功能特性:
《嶺南采藥錄》中有記載,玉米須和豬肉煎湯可治糖尿病,又治小便淋瀝砂石;《現(xiàn)代實用中藥》中說玉米須:為利尿藥,對腎 臟 病、浮性疾病、糖尿病等有效,又為治療膽囊炎、膽石癥、肝炎性黃疸等癥的有效藥材。據(jù)葉桔泉教授的《食物中藥與偏方》中介紹,玉米須有降低血糖作用,方法可用玉米須煎水代茶飲。
玉米須水煎劑有明顯的利尿作用,還能抑制蛋白質(zhì)排泄,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水腫的癥狀,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生活中還有用玉米須燉烏龜或用玉米須燉蚌肉等多種方法治療或緩解疾病。
04、玉米須:FDA認可的GRAS原料
玉米須被美國FDA確認為安全、無毒的物質(zhì),且玉米須提取物所制藥品也確認為非處方藥。
有研究對玉米須進行超微粉碎加工后,運用濕法制粒進行壓片,此外還對玉米須超微粉咀嚼片質(zhì)量控制進行了研究,制備出的玉米須超微粉咀嚼片對II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國外有研究表明玉米須具有抑制或清除尿酸的活性成分,特開發(fā)為針對改善痛風類的產(chǎn)品。
另外,玉米須中含有多糖、黃酮、有機酸、氨基酸等多種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成分,可以將玉米須與水按一定比例混勻提取,然后將其提取液濃縮澄清后過濾滅菌的玉米須水提取物飲料;還可以將玉米須煎濃汁,并加入糖液,接入乳酸菌進行發(fā)酵,發(fā)酵液進行口感調(diào)配后進行滅菌可制得玉米須發(fā)酵飲料。除此以外,以玉米須提取物為原料還可以生產(chǎn)糕點、果醬、果酒、果脯、糖以及茶等,這些產(chǎn)品均保留了玉米須的預防、保健及食療的功能。
作者:Martin Yu
Martin Yu,食品科技工作者、營養(yǎng)師,長期負責特殊食品研發(fā)工作,主要方向為:FSMP、益生菌、特膳食品。
人參藍莓粉是一種將人參和藍莓兩種天然植物原料經(jīng)過科學提取、烘干、粉碎制成的復合營養(yǎng)粉。人參藍莓粉集合了人參的補氣養(yǎng)身和藍莓的抗氧化功能,廣泛應用于保健食品和營養(yǎng)補充領(lǐng)域,成為現(xiàn)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選擇。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quán)所有(保留一切權(quán)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