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編輯推薦 > 獼猴桃是怎么變成奇異果的?
獼猴桃,民間也稱中華獼猴桃、陽桃、楊桃、羊桃、木子、毛木果、奇異果等,廣泛分布于中國北方、南方山嶺之間。我國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和毗鄰的寶雞市眉縣盛產獼猴桃,是著名的獼猴桃之鄉(xiāng)。因其維生素 C 含量在各類水果中名列前茅,一顆獼猴桃能提供一個成人一日維生素 C需求量的兩倍多,故被譽為“維 C ”。
如今,獼猴桃頂著奇異果這個華麗招牌開始橫掃水果市場。獼猴桃和奇異果究竟是不是一個東西,哪個甜哪個酸?哪個更好吃?哪個營養(yǎng)價值更高?
我們不妨一起來探究一下獼猴桃的“留學”經歷,瞧一瞧這種叫桃非桃的果子究竟有怎樣的中華血統(tǒng),它們又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野果成長為世界著名的水果的。
有很多人認為,獼猴桃是來自新西蘭的舶來品,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它是地地道道的國產水果,其故鄉(xiāng)就在中國。在 2008 年 11 月新西蘭舉行的國際獼猴桃大會上,來自新西蘭、意大利、法國、美國、希臘等多個國家的上百位獼猴桃專家一致認定:“中國是獼猴桃的原生中心,世界獼猴桃原產地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qū)霧渡河鎮(zhèn)。”中國對于野生獼猴桃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对娊?bull;檜風•隰有萇楚》:“隰(xí,低濕的地方)有萇(cháng)楚,猗儺(同“婀娜”,柔美的樣子)其枝......隰有萇楚,猗儺其華......隰有萇楚,猗儺其實。”
這里的“萇楚”就是獼猴桃。詩句的意思是說,獼猴桃即使生長在潮濕的地方,依舊枝繁葉茂,花美果肥。獼猴桃生不擇地,足見其生命力之頑強。唐朝詩人岑參也曾有“中庭井欄上,一架獼猴桃”的詩句,說明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代,已有獼猴桃之名,并已在庭院中栽種。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了“獼猴桃”的命名緣由,稱“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此名”。不過,民間也有傳說認為,這種水果渾身呈棕色,表皮布滿絨毛,形似獼猴,所以得名。
獼猴桃的“移民”之路
1904 年,一位叫伊莎貝爾新西蘭女教師來中國,探望她在湖北省一所教堂傳教的妹妹。就在那一年,伊莎貝爾帶著一小包美味獼猴桃的種子回到新西蘭。這包種子發(fā)芽長出了 3 株獼猴桃,并且順利開花結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 3 株獼猴桃植株成就了現代獼猴桃產業(yè)!目前占世界80% 供應量的品種——海沃德也是這 3 株美味獼猴桃的后代。
從此,獼猴桃便開始了它的移民生涯。在新西蘭,獼猴桃有了個新名字——奇異果。這是因為奇異鳥有類似獼猴桃那樣毛茸茸的羽毛,顏色也相近,且奇異鳥非常珍貴,只在新西蘭僻靜的叢林里才能見到,被新西蘭視為國鳥,是新西蘭人的驕傲。于是新西蘭人便為獼猴桃取了一個新的名字———奇異果( Kiwifruit),聽上去很像新西蘭土生土長的水果了。這可能就是許多人誤以為獼猴桃原產新西蘭的原因。獼猴桃從此漸受歡迎,并以奇異果(Kiwifruit)之名享譽世界。“Kiwifruit,這個單詞也隨之進入了法、德、西等多種語言里。如今,新西蘭出產的獼猴桃風行全世界,在營銷、研發(fā)方面遠勝原產地中國。
食品添加劑是指在食品行業(yè)生產中為改善食品的顏色、香氣、味道,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類化合物質或者天然物質。食品添加劑根據用途分類,包括食用色素、營養(yǎng)強化劑、防腐劑、調味劑、增稠劑等。
運動性疲勞是指人體腦力和體力持續(xù)活動到一定階段時出現的一種生理現象,表現為機體生理過程不能維續(xù)其機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維持預定的運動強度。過度疲勞可能會導致內分泌紊亂、機體免疫力下降,嚴重者危及生命健康。機體產生疲勞的機制目前的解釋主要為能量物質水平降低、代謝產物的累積、氧化應激、炎癥因子的過度釋放、Ca2+代謝紊亂等。
當頂層出手的時候,“減肥”就不再是停留在嘴上的話題了,而是要切實的落到實處?!扼w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預測,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將攀升至70.5%,兒童群體也將突破31.8%?!绑w重管理年”三年行動方案的提出,將“減肥”這個私人話題正式升到了社會層面,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戰(zhàn)略體現。
甘薯,又稱紅薯、甜薯、白薯、朱薯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種營養(yǎng)物質,其塊根富含淀粉、蛋白質、糖類、粗纖維、多酚、黃酮、維生素、類胡蘿卜素、花青素和礦物質等,是公認的高營養(yǎng)價值、高性價比的食物。
電解質水作為一種新興的飲品,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它在運動、高溫、疾病等場景下,為人們提供了補充電解質和水分的便捷方式。然而,市場上電解質水產品眾多,質量參差不齊,消費者在選擇時往往感到困惑。本期,我們將從相關標準的角度,深入探討電解質水的定義、分類、營養(yǎng)成分、標簽標識等方面,幫助消費者更好地了解和選擇電解質水。
說到月見草油,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保健品柜臺里那些金燦燦的膠囊,其實它是以食材身份登上人類餐桌的。近年來,食品科學家們重新發(fā)現了它的食用價值——在德國柏林舉行的世界功能食品大會上,月見草油被評為“最 具開發(fā)潛力的新型食用油”。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