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市場動態(tài) > 防止人們浪費食物太多 TESCO要徹底取消“賞味期限”標簽
為了防止人們因為“賞味期限”而丟掉食物,英國超市Tesco表示,要在70款自營食品的外包裝上徹底取消賞味期限標識了。這些商品主要以西紅柿、蘋果、檸檬、洋蔥等蔬菜水果為主,未來人們將不會在它們的外包裝上看到任何明顯的日期標識。
“消費者總因為產品包裝上印著的日期困惑,以為到期了就不能吃”,Tesco負責人Mark Little說,“蔬菜和水果是最容易被扔掉的品類。”
困惑主要來自蔬果產品過去外包裝貼著的賞味期限。“賞味期限(Best before)”指的是食物風味的期限,即使過了賞味期限這些食物仍能食用;而“保質期(used by)”則是食物徹底變質、可能損害健康的日期。由于販賣商品周期等因素考慮,超市往往用賞味期限衡量商品,保證消費者買回家后還有消費的緩沖時間。
其實在很多國家,那些精打細算生活的消費者們都有個心照不宣的常識——只要掐準時間搶購,超市打烊前的生鮮柜臺,往往可以買到快到賞味期限而大幅打折的商品。這些商品并不影響風味還特別便宜。
不過大多數人都不了解“賞味期限”和“保質期”的區(qū)別。據英國國家婦女聯合會統(tǒng)計,只有半數以下的受訪者知道賞味期限的真正含義;但7成以上的人知道保質期意味著變質,有時還會和賞味期混淆。
且很多時候賞味期限到期發(fā)生在上架前,這意味著一些食物在還沒上架開賣的時候就會被超市丟掉。在浪費食物上,這些大型超市做的都不太好——英國每年的食物浪費已經超過了130億英鎊;而美國生物多樣性中心曾做過一項關于食物浪費的評級調查,沒有一家超市得到A的評分,德國超市ALDI甚至得了個F(不合格)。
連鎖超市都在試圖解決食品浪費的問題,既能節(jié)約成本減少浪費,也對環(huán)境有好處。
沃爾瑪的方式也是改革標簽,讓它的內容更明確。在美國,沃爾瑪把食物根據易腐爛和不易腐爛分成了兩類,那些不容易變質的商品上貼的日期是“在該日期前吃會比較美味(Best if Used By)”,易變質的產品上貼的則是人們熟悉的“保質期(Used By)”。
“把標簽寫清楚真的很重要”,拒絕食物浪費活動發(fā)起人Jordan Figueiredo評價,“消費者看到包裝上日期反應就是,過期了就是不好的。”
另一些零售商則試圖從供應鏈角度解決問題。美國有機超市Trader Joes的前CEO Doug Rauch曾在2012年成立了一個新的食品百貨品牌Daily Table,賣的就是那些別家店都可能丟棄的過了賞味期限的產品。這些商品都以打包、打折等促銷方式出售。
數字營銷|大數據|商業(yè)報告
無印良品在日本也做過類似的活動。2017年,他們的MUJI marché計劃就包括在一些門店售賣“丑蔬菜”——那些因為不好看無法放上超市貨架,但還可以搶救一下的蔬果。這些達不到日本商超尺寸、形狀要求的產品大多以低于一般超市的價格出售,還定期有“蔬菜放題”促銷,人們可以用規(guī)定尺寸的袋子自己裝袋,蔬菜品種和重量不限,整袋售價1000日元(約人民幣60元)。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