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政策法規(guī) > 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新趨勢:用“癌”站臺、擴大謠傳國外信息
《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治理報告》近日在北京發(fā)布。專家分析指出,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新趨勢包括用“癌”站臺、擴大謠傳國外信息等。
中國健康傳媒集團發(fā)布的該份報告顯示,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十大案例分別為:星巴克咖啡致癌、大蒜熗鍋致癌、用海綿做八寶粥、薯條治脫發(fā)、草莓是最臟水果、熱檸檬水能治療癌癥、生吃白糖體內長螨蟲、木耳打藥、食鹽中的亞鐵氰化 鉀有毒、醋蛋液包治百病等。
據介紹,報告中許多謠言都涉及“致癌”“致病”“有毒”等內容,且多與“農殘”“激素”“添加劑”等相關聯(lián)。專家表示,這就提醒相關部門,要繼續(xù)加強公眾對農藥殘留、植物激素等專業(yè)知識,以及食品中硝酸鹽等特殊成分科學知識的普及。
此外,“星巴克咖啡致癌”“薯條治脫發(fā)”等謠言均是“國外言論誤傳”套路。報告指出,國外發(fā)生的事件或者研究成果,經國內一些社交媒體二次傳播,往往會因為語言障礙、文化差異甚至有意為之等原因被曲解。且這些“進口”的謠言經常被迅速廣泛傳播,變得很有影響力。
中國健康傳媒集團董事、《中國醫(yī)藥報》社總經理許東雷表示,今天的消費者對農作物的種植、食品的生產加工及其如何從農場進入家庭餐桌越來越陌生。這種透明度的缺乏,加上近年來所發(fā)生的一些食品安全問題所造成的恐懼,使公眾對于食品和食品生產企業(yè)的不信任感也在加深,也為食品安全謠言提供了滋生的溫床。
為打擊食品謠言,助力科學監(jiān)管,“食品安全辟謠聯(lián)動平臺”和中國食品藥品謠言智能識別系統(tǒng)公眾查詢平臺也于近日啟動。
如何讓專業(yè)的科普變得流行起來?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助理張迪表示,專業(yè)機構應發(fā)揮智庫作用,與政府部門以及傳播平臺進一步密切合作。此外,互聯(lián)網時代,每一位網民也應積極參與,成為科學健康傳播的一員。(完)
乳清蛋白是從牛奶中提取的高品質蛋白質,富含必需氨基酸,具有吸收快、利用率高的特點。它不僅適合健身人群用于增肌塑形,還適合術后康復、老年人及忙碌上班族作為日常營養(yǎng)補充。乳清蛋白的核心優(yōu)勢包括高吸收利用率、營養(yǎng)全面、口感佳且易溶解。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其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各類口味和功能性產品層出不窮。在選購時,應關注蛋白質含量、添加劑、認證資質及個人需求。合理攝入乳清蛋白,結合均衡飲食和作息,可有效助力健康生活和體質改善。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