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編輯推薦 > 蜂產品亟待脫“土”而出
近日,工信部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fā)布會上,回應了芯片研發(fā)、個人信息保護、鋼鐵去產量、稀土資源管理等熱點,其中就《稀土管理條例》的征求意見著重指出:"我們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造成這種原因不外是惡性競爭、貿易規(guī)則等因素的影響。很多人認為,這種大規(guī)模的競爭往往容易出現在芯片、稀土等稀缺資源的爭奪上,而實際上,這種競爭普遍存在于國際產品的貿易環(huán)節(jié),即便是與消費者關系密切的食品也難逃厄運,中國的蜂產品就是被重點對待的產品分類之一。
蜂產品地位持續(xù)下降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都是蜂產品的生產和貿易大國,蜂蜜、蜂花粉、蜂王漿、蜂膠、蜂產品制品等產量均處世界前列。但隨著世界各地蜂群數量的不斷增長,我國蜂產品在貿易中的地位和產量也在逐步降低。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中國天然蜂蜜及蜂產品進口數量為5055.8噸,同比增長22.3%,出口數量為124493.9噸,同比下降2.4%;2019年1-12月中國天然蜂蜜及蜂產品進口金額為9243.2噸,同比增長12.4%,出口金額為29427.5噸,同比下降8.6%。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國際保健食品消費需求突飛猛進,中國的蜂產品呈現逆勢上揚的態(tài)勢。其中,蜂蜜同比增長9.62%;蜂王漿同比增長13.44%;蜂花粉同比增長35.39%;蜂蠟同比增長4.2%。
在出口量全線飄紅的背景下,我們要重點關注一個數字,價格。雖然在出口量上我們具有顯著的增長,但在總體貿易額上卻表現不佳,最主要的問題是出口價格的下跌。其中蜂花粉下跌幅度高達11.16%,而唯一增長的則是暢銷多年的蜂蜜,其價格上漲僅為1%。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蜂蜜的進口均價是同期中國出口均價的11.02倍,這種內外價格的巨大反差也是蜂產品國際地位的表現。
國際貿易壁壘掣肘
我國蜂產品長期以來都是"以量取勝",因為產量較大,所以在出口時具有顯著的價格優(yōu)勢,但這種"傾銷"式的產品勢必會影響到出口國當地的產業(yè),被采取控制措施也在意料之中。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蜂蜜消費國,平均每個美國人每年要吃掉一斤多蜂蜜或蜂蜜制品,因此即便也是全球前五的蜂蜜生產國,美國每年還要從海外進口大量蜂蜜,我國就是主要的進口地之一。1993年時,中國蜂蜜甚至占到了美國進口蜂蜜總量的55%。然而,漂洋過海而來的產品價格竟然比本地產品還要廉價,美國制定的反傾銷稅隨之而來,關稅提高了三倍之多。
歐盟作為蜂產品的另一個重要消費地區(qū),同樣對國內產品深有芥蒂。2002年1月,歐盟委員會有關機構因為在中國水產品中多次檢出氯霉素殘留,而通過全面禁止進口中國動物源性食品的決議,這種以偏概全的做法顯然過激,并且某些成員國要求已經到達的貨柜就地銷毀,這給我國企業(yè)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在限制的品類中自然包含了暢銷歐洲地區(qū)的蜂產品。
在我國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歐盟食品與動物健康常設委員會認為,鑒于中國食品安全體系已經得到改善,從中國進口的蝦、魚、蜂蜜、蜂王漿、兔肉以及其他若干種動物產品不再構成威脅,可以放寬對進口中國食品的限制。2005年,歐盟發(fā)布2005/573/EC號決議案,修訂針對中國內地動物源性產品實施的保護措施,蜂產品的種類僅包括蜂蜜和蜂王漿,不包括蜂膠和蜂花粉。
直到2012年8月20日,歐盟正式簽署了補充決議2012/482/EU,修訂關于允許從中國進口的動物源性產品目錄的2002/994/EC指令,正式將蜂膠、蜂花粉納入允許進口的目錄清單內;2015年7月3日,歐委會發(fā)布第2015/1068號實施決議,以修訂于2002年制訂的歐委會第2002/994/EC號決議,對中國內地動物產品形成新決議。要求來自中國的水產養(yǎng)殖漁業(yè)產品、已剝殼及/或已加工小蝦、在天然淡水捕撈的淡水龍蝦、腸衣、兔肉、蜜糖、蜂皇漿、禽肉產品、蛋及蛋品、蜂膠及蜂花粉,必須具備中方部門簽發(fā)的證明文件。
國際標準尚需統(tǒng)一
我國的養(yǎng)蜂產業(yè)基本以人力勞動為主,養(yǎng)殖、加工、管理等環(huán)節(jié)容易脫節(jié),從而拉低國內蜂蜜的質量。但隨著我國養(yǎng)蜂產業(yè)規(guī)范度的不斷提高,其產品質量早已可與國外產品相媲美,但認可度并沒有得到質的提升。特別是國內的很多消費者對于蜂蜜的態(tài)度往往是"外國的月亮圓",但高達11倍的價格差異這絕 對不是單純的"質量"差異所能形成的。
從貿易角度來看,國際標準的不統(tǒng)一是造成產品主觀差異的重要因素之一。蜂蜜的最大屬性是天然成熟,我國消費市場上的多數蜂蜜是將非成熟蜂蜜進行濃縮加工,致使我國蜂蜜在國際上倍受爭議,而這種含水量的差異卻被貼上了"低質"的標簽,并被無形中放大,降低了消費者的認可度。
蜂花粉則是另一種標準爭議較大的蜂產品。前不久,在ISO/TC34/SC19WG3蜂花粉工作組第四次會議暨蜂花粉國際標準WD稿討論會,蜂花粉標準的制定依據再次成為焦點,其中花粉的劃分非常重要。中國要求80%以上為純花粉,60-80%為單一花粉,而討論的土耳其專家意見認為45%以上即為單一花粉,這種蜂花粉依據的確認將深刻影響國際貿易地位。因此,制定統(tǒng)一的國際標準并獲得標準話語權將是蜂產品提升地位的關鍵,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讓蜂產品不再"土"。
關鍵詞:蜂產品、蜂蜜、蜂花粉、出口食品
作者:ZMY
ZMY,擁有10余年食品相關工作經驗,致力于食品行業(yè)新品研發(fā)和市場剖析。
豆類一直都是人類發(fā)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其不僅營養(yǎng)價值豐富,而且豆類種類龐雜,是平衡營養(yǎng)膳食的重要品類,我國自古就有“五谷宜為養(yǎng),失豆則不良”、“寧可食無肉,不可食無豆”的說法,足見豆類的重要價值。
歐防風(Peucedanum ostruthium),又名白甘筍、歐洲獨活或防風草,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傘形科植物,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便被廣泛種植。其肥厚的白色根部是主要食用部分,質地疏松,中心柱隨生長時間延長而逐漸變硬,帶有獨特的清甜和堅果香氣。
2025年7月2日,國家衛(wèi)健委正式發(fā)布《關于D-阿洛酮糖等20種“三新食品”的公告》,正式批準D-阿洛酮糖等5種物質作為新食品原料,這意味著阿洛酮糖在我國食品領域擁有了合法身份,有望在食品行業(yè)掀起新的變革。那么,阿洛酮糖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獨特的性質和功能?在食品行業(yè)中又有怎樣的應用前景呢?
旋振篩是一種用于粉狀、顆粒狀及液體物料精密篩分的機械設備。旋振篩通過振動電機產生的旋轉振動,使物料在篩面上作旋轉、跳躍和分級運動,從而實現不同粒徑物料的分離。
振動篩是一種常用于粉狀、顆粒狀及塊狀物料分級和篩分的機械設備。振動篩通過振動源產生的振動力,使物料在篩面上運動,實現不同粒徑物料的分離。振動篩廣泛應用于礦業(yè)、化工、食品、建材等行業(yè),是現代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設備。
自動拆包機是一種專為粉狀、顆粒狀及小塊狀物料設計的自動化開包設備。自動拆包機能夠實現包裝袋的快速切割與物料卸出,提升生產效率。憑借高效、密封、安全和操作簡便的特點,自動拆包機廣泛應用于食品、醫(yī)藥、化工、飼料等行業(yè),是現代生產線的重要輔助設備。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