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烤面包片。在制做吐司的過程,會出現(xiàn)各種狀況。本文就吐司制作中的一些常見問題予以解答。
吐司為啥膨脹力不足?
當發(fā)現(xiàn)吐司最終發(fā)酵非常緩慢,且發(fā)酵狀態(tài)不明顯時,要先從簡單之處尋找原因。要檢查一下酵母是否在保質期之內,如果過期,酵母的活性則比較低。另外,還要看一下,酵母的添加量是否太少。需要注意的是,即溶干酵母使用量約為鮮酵母的1/2。由于鮮酵母中的水分含量高,容易變質,所以一定要記得冷藏保存。
當確保材料添加無誤時,就要確定面團攪拌是否到位。如果面團攪拌后達到了所需的狀態(tài),就能拉出薄膜,且延展性較好;如果面團攪拌沒有完全擴展,那么面團薄膜形成則不完整,其持氣力會較弱。當它不能很好地包裹住氣體時,后期的膨脹力也會受到一定影響。當攪拌的狀態(tài)達不到最佳時,那它的彈性和延展性也不會到達最好,所以在后期烘烤時膨脹力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攪拌過度也會影響面團后期膨脹,這是由于當面筋網(wǎng)開始斷裂時,自然也無法較好地包裹氣體。所以把握好面團的攪拌狀態(tài)是非常重要的。
面團溫度對面包的影響也很大,一般吐司類面團溫度一般控制在26℃—28℃。當面團的溫度過高時,酵母活性較高,二氧化碳產氣過快,發(fā)酵速度加快,那酵母在后期的發(fā)酵力就會受到影響;當面團溫度過低時,發(fā)酵速度放慢,酵母活性被慢速消耗,到后期發(fā)酵時也會對膨脹力產生影響。
吐司為啥會側爆?
面團攪拌不足,導致面團筋度過強,回縮比較明顯。由于前期面筋筋度較強,無法得到較好的松弛,面團一直處于緊繃狀態(tài),積累到后期烘烤時就會產生側爆。
整形時手法用力不一,并且用力較多,會導致面團面筋過緊無法得到很好的延展,到后期烘烤時也會產生側爆。整形卷得太緊,會導致面團一直處于緊繃狀態(tài),導致吐司側爆。
吐司四周為啥會有沉積?
首先要判斷吐司的容積是否和面團的重量相符合。如果面團過多,則會影響其更好地膨脹,烘烤過程中往四周伸展時面團必然會產生厚邊與沉積。在整形時一定要用力均勻,如果用力不均,面團在發(fā)酵時,用力重的發(fā)酵慢一些,那沒有發(fā)酵好的地方自然就會產生厚邊與沉積。發(fā)酵一定不可以過度,不然面筋軟化過度,也會有沉積。下火烘烤溫度要足夠,要讓面團更快受熱,有更好的膨脹力,如果無法更好的膨脹,也會產生厚邊與沉積。
烘烤后的吐司為啥會“縮腰”?
發(fā)酵過度,會導致面團“縮腰”。面團膨脹力變大,面團的支撐力會隨之變弱,所以相同烘烤時間下,吐司出爐后會“縮腰”。
烘烤溫度過高,導致烘烤時間太短。面團中心沒有烘烤到位,淀粉沒有完全糊化,導致吐司出爐后會“縮腰”。
如何判斷吐司是否烘烤完成?
依據(jù)時間,450克吐司烘烤時間一般在25—30分鐘左右。首先可以以時間作為依據(jù)。二是看吐司盒底部鏤空洞里面的面包上色情況,上色至金黃色即可。三是烘烤時間到了之后,輕輕打開面團頂端蓋子,看表面上色情況,表面金黃色即可。四是用水壺將水噴在吐司盒四周的表面,水霧蒸發(fā)快時,吐司烘烤則基本到位。
查看吐司烘烤是否到位,不要直接將一盤吐司出爐震盤,可以先拿一個吐司來察看情況。否則,如果發(fā)現(xiàn)已震盤出爐的吐司烘烤不到位,那將無法再回爐烘烤。因為吐司烘烤的上色是依靠面團緊挨吐司模具的表面來導熱,面包排氣后會縮小,無法緊挨模具,將無法進行上色。
乳清蛋白是從牛奶中提取的高品質蛋白質,富含必需氨基酸,具有吸收快、利用率高的特點。它不僅適合健身人群用于增肌塑形,還適合術后康復、老年人及忙碌上班族作為日常營養(yǎng)補充。乳清蛋白的核心優(yōu)勢包括高吸收利用率、營養(yǎng)全面、口感佳且易溶解。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其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各類口味和功能性產品層出不窮。在選購時,應關注蛋白質含量、添加劑、認證資質及個人需求。合理攝入乳清蛋白,結合均衡飲食和作息,可有效助力健康生活和體質改善。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