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市場動態(tài) > “紙吸管”被取代 茶飲市場持續(xù)自我優(yōu)化
一年多前,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禁塑令”升級版正式生效,規(guī)定全國餐飲行業(y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紙吸管由此登上市場,成為塑料吸管的首選替代品。然而一年多時間過去,紙吸管在市場上已經難覓蹤影,一種叫作PLA的可降解吸管占據(jù)了主流。這種吸管的外包裝上標注PLA吸管也叫聚乳酸吸管,它以玉米、小麥、木薯等植物中提取的淀粉為原料,可以全生物降解。
自“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以來,塑料吸管迅速退場,紙吸管一度取而代之。而從使用體驗來看,紙吸管著實難堪大用,幾乎成為奶茶愛好者的災難。動輒泡軟變爛、口感黏膩不堪,一杯奶茶喝下來,興趣全無、一言難盡。隨著時間的推延,消費者的“偏好”迅速向上游產業(yè)鏈傳導。而從最終的反饋看,在很多大城市,紙吸管占比快速走低,很多地方已經難覓紙吸管蹤跡。這一現(xiàn)象的背后,固然是市場敏銳嗅覺在發(fā)揮作用,實則也是制造業(yè)強大調整能力和供應能力的展現(xiàn)。
眾所周知,包括奶茶在內的餐飲業(yè),其核心的運作邏輯就是投顧客之所好。商家只能永遠適應顧客,而不能反過來讓顧客適應商家。有鑒于此,事實上市場早以形成共識:紙吸管只能是個過渡性的選項。從事后來看,相關產品迭代和占據(jù)市場的速度,還是超過了很多人原本的預期。時至今日,PLA(聚乳酸吸管)已成為奶茶店標配,就算是少數(shù)后知后覺仍在使用紙吸管的飲品店,如今也是壓力倍增。若是不比照看齊,很可能會被消費者拋棄了。
茶飲市場是一個高度同質化的市場,在成品輸出上很難拉開優(yōu)勢,各家飲品基本大同小異。在此背景下,若是依舊固執(zhí)使用紙吸管,就會被放大為一個“巨大的服務短板”,一下子就被友商競品比下去了。僅僅一年過去,紙吸管幾乎難覓蹤跡就充分演繹了一個充分競爭市場自我優(yōu)化、整體向好的驅動模式。而隨著產能的增加,隨著規(guī)模效應的生效,聚乳酸價格也會繼續(xù)走低,這為后續(xù)PLA可降解吸管全面替代紙吸管,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春假期期間,伴隨著返鄉(xiāng)潮、旅游熱,年節(jié)聚會消費、觀光出游消費需求旺盛,新茶飲市場消費迎來強勁增長。
近期,書亦燒仙草的多款新品售價都在10元以下,其中金桔檸檬水大杯定價6元,原價12元/杯的葡萄系列新品限時優(yōu)惠后售價9.9元/杯。
中國連鎖經營協(xié)會新茶飲委員會聯(lián)合美團新餐飲研究院發(fā)布的《2023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全年新茶飲消費市場規(guī)模有望接近1500億元,恢復3年復合增長率近20%的水平。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