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淀粉和薯業(yè) > 淀粉在哪些植物中含量多,如何食用?
淀粉是多糖的一種,由葡萄糖為單元以α-糖苷鍵聯(lián)結而成的復合物,包括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是植物貯存碳水化合物的一種形式。
【淀粉】
直鏈淀粉系由60~300個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鍵連成一條直鏈并卷曲;支鏈淀粉不僅由α1→4糖苷鍵將葡萄糖分子連成直鏈,而且還有分支,分支處是以α1→6糖苷鍵結合的,每一分支有20~30個葡萄糖分子,淀粉在谷類、豆類、硬果類和薯類中含量豐富,是人類膳食的主要成分和主要能量來源。不同食物中所含淀粉有不同的結構。淀粉無甜味,不易溶于冷水,加熱即膨脹為糊狀物,易被淀粉酶消化,依次分解為糊精、麥芽糖和葡萄糖,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利用。
淀粉是有機化合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在綠色植物細胞中經(jīng)光合作用形成的白色無定形的物質。多存在于谷類植物的子粒、甘薯的塊根和馬鈴薯的塊莖中,是主要的碳水化合物食品。淀粉,維吾爾藥物名尼夏斯臺,別名魯巴布里布爾、尼沙斯臺依干都米。為喬本科植物小麥種子放入水中泡開麥皮,用手捏洗面筋后澄淀的白色乳汁。晾干后備用。
我國南北各省區(qū)普遍栽培。性一級干寒,味甘。功能生干生寒,清熱止咳,涼血止血,消痔止瀉,除斑生輝等。主治濕熱性或血液質性疾病,如熱性咳嗽、咳血、內臟出血、痔瘡出血、腹瀉,濕熱性肺結核、面部黑斑等。不易消化,多用可減少精液,矯正藥為丁香、芹菜及甜味食物??扇霚珓⑿⊥?、糖漿、散粉、敷劑等制劑。
磷脂酰絲氨酸(PS)作為能輔助認知健康的原料,不僅能解決銀發(fā)群體的核心痛點,更成為布局銀發(fā)食品賽道的關鍵抓手。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視,食品保鮮技術也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食品保鮮方法,如冷藏、冷凍、防腐劑等,雖然能夠延長食品的保質期,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質下降、化學殘留等問題。因此,開發(fā)新型的食品保鮮技術成為當務之急。活性包裝通過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質,賦予包裝材料新的特性,從而更好地保護食品,延長其保質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國芝加哥順利舉辦。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飲料行業(yè)重要的盛會之一,由美國食品技術協(xié)會(IFT)每年舉辦,匯集數(shù)千名專業(yè)人士,包括食品科學家、產品開發(fā)人員、研究人員、原料供應商和初創(chuàng)企業(yè)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學、健康、可持續(xù)性和創(chuàng)新領域的新進展。
甘薯,又稱紅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種常見的糧食作物,其塊根中含有豐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為一種天然的淀粉資源,具有獨特的性質和廣泛的應用價值。隨著人們對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營養(yǎng)行業(yè)中的應用也日益受到關注,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在全球營養(yǎng)科學邁向“精準化、可持續(xù)化”的新階段,ω-3 多不飽和脂肪酸正成為食品、醫(yī)藥及公共衛(wèi)生領域共同關注的焦點。其中,DHA因其在人腦神經(jīng)組織與視網(wǎng)膜中的結構性作用及廣泛的生理調節(jié)功能,被譽為“腦黃金”。
柑橘多甲氧基黃酮(PMFs)是柑橘類水果中一類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調節(jié)腸道菌群等多種生理功能。隨著人們對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黃酮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關注。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