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市場動態(tài) > 國儲中晚秈稻完成首輪拍賣 成交率顯著提升
5月21日,國儲中晚秈稻拍賣拉開大幕,和去年相比,今年國儲專項稻谷拍賣成交價格下滑明顯,但成交率卻顯著提升。和去年相比,2019年國儲中晚秈稻的拍賣時間整整推遲了兩個月,由于拍賣推后,2018年新稻谷早已被市場采購一空。拍賣前,下游米廠普遍出現糧源偏緊的情況,甚至無米加工?,F在,國儲中晚秈稻拍賣終于拉開帷幕,又將會給市場帶來哪些變化呢?
國儲中晚秈稻何時拍賣?這是最近稻谷市場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5月21日,國儲中晚秈稻拍賣終于拉開大幕,國儲糧首輪拍賣也在當天完成。卓創(chuàng)資訊分析師陳曉珊表示,和去年相比,今年國儲專項稻谷拍賣成交價格繼續(xù)出現下滑。
陳曉珊:今年國儲專項稻谷拍賣成交價格同比下滑明顯。以粳稻為例,2018年拍賣的2013/14年國儲稻谷首拍成交價格1.18~1.59元/斤,今年首拍成交價0.86~1.27元/斤,同比下滑0.32元/斤。
同時,比較起去年,今年稻谷的首輪拍賣還呈現出一個特點,那就是成交率顯著提升。
陳曉珊:去年首拍成交率46.8%,今年59.5%。5月21日,收購價專項稻谷拍賣共計劃拍賣2013/14年稻谷121萬噸,成交量72萬噸,成交率近60%,其中粳稻成交率更是高達84%,創(chuàng)國儲稻谷拍賣年內新高。
國儲中晚秈稻的首輪拍賣為何會呈現出價格下跌,成交率上漲的態(tài)勢?究其原因,還和近些年國內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有關。近年來,隨著我國糧食去庫存力度不斷加大,而稻谷因為庫存多、壓力大,且產業(yè)鏈條短、消費彈性小,成為去庫存的重點和難點。近兩年,國家一直在下調稻谷的收購價格,其實都是在彰顯去庫存的決心。
2018年,政策調整的效果有所顯現,稻谷播種面積出現明顯下降,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結構調整,也有利于糧食庫存的下降。
農業(yè)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彭超:在收購價調整的作用下,總的播種面積減少了1.8%,早稻播種面積減少了6.8%,中晚稻減少的幅度比較小,是0.8%。
按照往年規(guī)律,國儲中晚秈稻的首輪拍賣價格一般都會圍繞著收購價格進行調整,2019年稻谷的收購價格繼續(xù)下調,因此,今年國儲首輪拍賣的價格也出現了一定下降。然而,由于稻谷播種面積下降,拍賣時間推遲,2018新稻谷消化得要比往年快很多。
據統(tǒng)計,拍賣前,市場上庫存的糧源已經非常緊張,截至5月下旬,國內產區(qū)農戶稻谷平均余糧僅約1.3成,米廠面臨無糧可加工的局面??上攵?,國儲稻谷的拍賣將會明顯緩解產區(qū)糧源緊缺帶來的壓力,也正是因為這一原因,今年,市場參與國儲拍賣的積極性非常高。
卓創(chuàng)資訊分析師陳曉珊:陳糧推遲拍賣有利于為新糧消化騰出空間,而隨著產區(qū)糧源逐步緊缺、陳糧拍賣底價優(yōu)勢明顯,市場對國儲稻谷參拍的積極性也會大幅提升。在國儲稻谷投拍之前,產區(qū)市場糧源總體緊缺。從首輪專項稻谷成交率和溢價“雙高”可見,市場參拍的積極性整體較高。但也有部分市場主體持觀望心態(tài),暫時消化庫存為主。
分析師陳曉珊預計,隨著國儲中晚稻拍賣啟動,稻谷市場的糧源供應量將會逐步增加,這雖然有利于緩解米廠的庫存緊缺,但對稻谷行情卻有一定壓制作用。特別是到了后期,隨著國儲拍賣的繼續(xù)推進,市場上的陳糧供應將會明顯增多,加上今年國儲拍賣價格較去年有所下降,預計后期,陳糧價格還會繼續(xù)下滑。
陳曉珊:在國儲稻谷投拍之前,各省地儲糧陸續(xù)出庫,競拍價格高低不一。預計國儲稻谷投拍后,陳稻谷價格將陸續(xù)向國儲成交價格靠攏,整體價格同比呈現下滑,新陳糧價差擴大,呈現“按質、按年份定價”的特點。
不過,此次國儲中晚秈稻的拍賣并不會對2018年的新稻谷造成太大影響。由于2018年新稻谷種植面積減少,而且已經在上半年被市場收購一空,因此,新糧市場的供應仍然相對偏緊。分析師陳曉珊表示,后期,2018年新稻谷的市場價格很難再出現下降,將會以平穩(wěn)為主。
陳曉珊:國儲稻谷拍賣對今年新稻的價格影響不大,卓創(chuàng)預計稻谷價格總體穩(wěn)定,僅局部性存在偏弱可能。一方面,今年產區(qū)市場糧源總體緊缺,而新稻需求較為平穩(wěn)。另一方面,國儲2017-2018年稻谷拍賣底價與今年收購價持平,進一步支撐市場。
磷脂酰絲氨酸(PS)作為能輔助認知健康的原料,不僅能解決銀發(fā)群體的核心痛點,更成為布局銀發(fā)食品賽道的關鍵抓手。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視,食品保鮮技術也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食品保鮮方法,如冷藏、冷凍、防腐劑等,雖然能夠延長食品的保質期,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質下降、化學殘留等問題。因此,開發(fā)新型的食品保鮮技術成為當務之急?;钚园b通過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質,賦予包裝材料新的特性,從而更好地保護食品,延長其保質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國芝加哥順利舉辦。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飲料行業(yè)重要的盛會之一,由美國食品技術協(xié)會(IFT)每年舉辦,匯集數千名專業(yè)人士,包括食品科學家、產品開發(fā)人員、研究人員、原料供應商和初創(chuàng)企業(yè)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學、健康、可持續(xù)性和創(chuàng)新領域的新進展。
甘薯,又稱紅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種常見的糧食作物,其塊根中含有豐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為一種天然的淀粉資源,具有獨特的性質和廣泛的應用價值。隨著人們對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營養(yǎng)行業(yè)中的應用也日益受到關注,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在全球營養(yǎng)科學邁向“精準化、可持續(xù)化”的新階段,ω-3 多不飽和脂肪酸正成為食品、醫(yī)藥及公共衛(wèi)生領域共同關注的焦點。其中,DHA因其在人腦神經組織與視網膜中的結構性作用及廣泛的生理調節(jié)功能,被譽為“腦黃金”。
柑橘多甲氧基黃酮(PMFs)是柑橘類水果中一類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調節(jié)腸道菌群等多種生理功能。隨著人們對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黃酮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關注。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