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加工包裝機械 > 皮薄餡多速凍小籠包受歡迎 智能化包子機解決量產難題
米面食品在人們的一日三餐中充當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得益于近年來食品速凍工藝不斷優(yōu)化升級,除了速凍包子出現(xiàn)外,皮薄餡多的小籠包在速食化趨勢下也得以轉化落地,這也為下游提供食品服務的主體和消費者帶來了更加方便、快捷的用餐體驗。尤值一提的是,小籠包制作時相對而言更加依賴人工,隨著近年來小籠包機在性能上愈發(fā)成熟,也為批量化生產解決了一大難題。
隨著便捷化的消費需求增長,近年來以速凍米面食品、速凍火鍋食材為代表的速凍食品市場迎來快速擴增期,并在10%左右的年復合增長中邁向千億級別新臺階,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到2020年我國速凍食品市場規(guī)?;蜻_到1458億元。而伴隨著人們對食品多元化、品質化的需求不斷提升,諸如速凍米面類食品中除了常見的水餃、湯圓、饅頭、包子外,皮薄餡多、鮮美多汁的小籠包也成為速凍食品市場加速細分中的一大品類。
小籠包是我國傳統(tǒng)的米面食品之一,據(jù)說其發(fā)展歷史可以追溯至北宋時期,是由灌湯包演變而來的一種面點,“一提一吸”間更是盡享其湯汁、餡料等眾多風味,后來主要在江浙滬一帶繼續(xù)傳承與發(fā)揚并延續(xù)至今,也涌現(xiàn)出知味觀、又一村、南翔、萬壽齋等眾多深受人們青睞的品牌。隨著近年來市場消費需求快速變化,將門店銷售的小籠包速食化也成為拓寬食品應用場景、打開新市場空間的重要途徑。
據(jù)了解,得益于近年來食品生產工藝不斷升級,以—40℃下的速凍工藝加工得到的生胚發(fā)面小籠包并非熟制后冷凍,能夠更好的還原小籠包風味,且加熱時無需解凍,較好的滿足了人們對時間、品質的雙重升級需求。同時,眼下市場中涌現(xiàn)出的各個品牌還為人們帶來了鮮肉、梅干菜鮮肉、蝦仁三鮮、菌菇、蟹黃等眾多風味的小籠,充分滿足了不同群體的多元化需求。
不僅如此,隨著近年來食品工業(yè)加快向自動化、智能化轉型,和面機、壓面機、攪拌機等設備的引入,小籠包自動化生產線的搭建等也為工業(yè)化生產帶來助力。不過正如人們所知,小籠包皮薄餡多又對褶數(shù)有所要求,在包制環(huán)節(jié)往往還是較多的依賴于人工手作,這就意味著企業(yè)擴產能需求通過擴增員工來滿足,但考慮到勞動力減少、人工制作品質不穩(wěn)定、生產效率有限等因素,受歡迎的速凍小籠包或許尚待自動化的機械設備來幫助解決加工難題。
目前來看,食品機械業(yè)內已經(jīng)推出可以滿足小籠包制作的包子機,且在智能控制面板、自動調控、包餡模具、自動成型技術不斷迭代升級中,接受投料后的智能化小籠包機就可以相繼完成搟皮、投餡、包制等一系列流程。而在智能面板的自主調控下也將實現(xiàn)對皮厚薄度、餡料多少的控制,同時還能較好的控制力度并完成14褶、18褶、21褶等褶皺數(shù)的捏制,這就使得自動化加工下同樣可以實現(xiàn)形狀基本一致,又具備皮薄餡多特征的小籠包加工,機械化還將減輕高強度勞動的負擔,帶來提質增鮮的改變。
小籠包作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類美食,向來在早餐等場景中擁有較為廣泛的消費基礎,這也為小籠包速食化提供了市場力量的支撐。隨著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yè)加碼這一賽道,可以說誰把握了生產先機和夯實風味、品質基礎,勢必將更好地在市場中站穩(wěn)腳跟。
文章鏈接:食品機械設備網(wǎng)
食品添加劑是指在食品行業(yè)生產中為改善食品的顏色、香氣、味道,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類化合物質或者天然物質。食品添加劑根據(jù)用途分類,包括食用色素、營養(yǎng)強化劑、防腐劑、調味劑、增稠劑等。
運動性疲勞是指人體腦力和體力持續(xù)活動到一定階段時出現(xiàn)的一種生理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機體生理過程不能維續(xù)其機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維持預定的運動強度。過度疲勞可能會導致內分泌紊亂、機體免疫力下降,嚴重者危及生命健康。機體產生疲勞的機制目前的解釋主要為能量物質水平降低、代謝產物的累積、氧化應激、炎癥因子的過度釋放、Ca2+代謝紊亂等。
當頂層出手的時候,“減肥”就不再是停留在嘴上的話題了,而是要切實的落到實處?!扼w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預測,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將攀升至70.5%,兒童群體也將突破31.8%?!绑w重管理年”三年行動方案的提出,將“減肥”這個私人話題正式升到了社會層面,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戰(zhàn)略體現(xiàn)。
甘薯,又稱紅薯、甜薯、白薯、朱薯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種營養(yǎng)物質,其塊根富含淀粉、蛋白質、糖類、粗纖維、多酚、黃酮、維生素、類胡蘿卜素、花青素和礦物質等,是公認的高營養(yǎng)價值、高性價比的食物。
電解質水作為一種新興的飲品,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它在運動、高溫、疾病等場景下,為人們提供了補充電解質和水分的便捷方式。然而,市場上電解質水產品眾多,質量參差不齊,消費者在選擇時往往感到困惑。本期,我們將從相關標準的角度,深入探討電解質水的定義、分類、營養(yǎng)成分、標簽標識等方面,幫助消費者更好地了解和選擇電解質水。
說到月見草油,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保健品柜臺里那些金燦燦的膠囊,其實它是以食材身份登上人類餐桌的。近年來,食品科學家們重新發(fā)現(xiàn)了它的食用價值——在德國柏林舉行的世界功能食品大會上,月見草油被評為“最 具開發(fā)潛力的新型食用油”。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