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市場動態(tài) > 沙門氏菌,到底什么來頭?
甜食能讓人心情愉悅,巧克力更是因其絲滑醇香的口感讓人欲罷不能。然而,近日某知名品牌的巧克力受到沙門氏菌的污染被曝上了熱搜,海關總署“點名”不要食用相關產品,該公司也隨即召回了幾類問題產品。
這種市場上見到的帶包裝的巧克力,為什么會被沙門氏菌污染?污染途徑是什么?日常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辨別食物是否感染了沙門氏菌?
巧克力為什么會被沙門氏菌污染?
巧克力是用一種熱帶喬木—可可樹的種子制成的??煽啥贡旧砦兜揽酀?,在可可豆的加工產品(可可粉和可可脂)中加入奶粉和食糖,卻可以制造出質地緊實、滑順的巧克力。
巧克力中富含糖脂,制作工藝流程繁復,因而就存在被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特別是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作為人類最熟悉的一種食源性病原體,在肉蛋奶中最常見。上述巧克力極有可能是因為原料乳粉被污染了沙門氏菌。
更可怕的是,巧克力所含的油脂能保護沙門氏菌不被胃酸殺滅,吃了被污染的巧克力更容易出現食物中毒,或更嚴重的癥狀。
如何辨別食物是否被污染了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最適合繁殖的溫度為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备=ㄊ×⑨t(yī)院急診科副主任錢欣稱,沙門氏菌可以適應不同溫度、濕度和酸堿度環(huán)境,在水中能存活2—3周,在糞便中能存活1—2個月,在牛乳和肉類中生存時間較長,即使在腌肉中也可生存2—3個月。
雖然腐敗變質、散發(fā)異味是食物被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感官鑒別手段,但沙門氏菌的生長繁殖過程不分解蛋白質成分,非實驗室培養(yǎng)檢測情況下,很難用肉眼辨別是否被污染了沙門氏菌。
食用被沙門氏菌污染的食物發(fā)生食物中毒的概率很高,當沙門氏菌進入人體后,可在腸道大量繁殖,經淋巴系統(tǒng)進入血液。中毒的主要癥狀表現為急性腸胃炎,人類在感染沙門氏菌后的12—72小時內,通常會出現腹瀉、發(fā)燒、嘔吐與腹痛的癥狀,這些癥狀一般會持續(xù)4—7天。同時,患者可能因嚴重腹瀉而導致脫水,必須送醫(yī)院治療。
哪些食物易被沙門氏菌污染?
沙門氏菌存在于多類食物中,其中在各種肉類、魚類、蛋類和乳類中居多。
有時在烹制肉類菜肴時,烹調溫度或烹飪時間不夠,就會導致肉類中的沙門氏菌沒有被全部殺死。或是在食品加工過程中,砧板、刀具、廚具或盛裝食品的容器生熟食品混用,容易使熟食沾染沙門氏菌。如用處理過生肉或禽畜類腸道的廚具直接處理熟菜,就會導致熟肉上沾染了生肉中含有的沙門氏菌。
雞是沙門氏菌的主要宿主。沙門氏菌不僅可能會污染雞肉,也可能會污染雞蛋。不過,經過高溫蒸煮的雞蛋,沙門氏菌的“危害性”會大大降低,但溏心蛋或生雞蛋,可就不好說了。
所以,食用雞蛋時,一定要徹底煮熟。同時,在購買雞蛋時,盡量選擇有衛(wèi)生監(jiān)管、對禽類疫病有防控措施、規(guī)模化養(yǎng)雞場的雞蛋,不要購買破損的雞蛋。
沙門氏菌不僅容易污染動物性食品,也會污染蔬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特別是用于涼拌生吃的生菜、芝麻菜、香菜、羅勒、薄荷、卷心菜、萵苣等綠葉蔬菜。
如何預防
沙門氏菌之所以能在外界環(huán)境廣泛存在,是因為它在20℃以上的環(huán)境里能大量繁殖。但溫度一旦到達60℃后,沙門氏菌便可在15分鐘內被殺死。
購買檢疫合格的禽、畜、蛋類食品,使用安全的飲用水和食物原料,降低食品中含有沙門氏菌的可能性;
正確儲存食品,在室溫下,熟食存放的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特別是高溫高濕的天氣;剩飯剩菜建議冷藏條件存放(2℃—8℃),并盡快食用,防止沙門氏菌繁殖;
食物要燒熟煮透(尤其是禽畜肉類和蛋類);
注重廚房衛(wèi)生,生熟砧板、刀具分開使用與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飯前便后勤洗手,防止攜帶者傳染或自身反復感染。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