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市場動態(tài) > 資本加持 需求倍增 鹵味食品向標準化連鎖化方向快速發(fā)展
近年來,小小的鹵味食品已成為千億級大市場。在冷鏈物流發(fā)展、食品工藝進步、電商發(fā)展等利好因素加持下,鹵味食品從以小作坊經營為主的方式正向標準化、連鎖化方向發(fā)展,隨著飲食習慣的變遷,鹵制品的消費場景不斷拓寬。目前佐餐鹵味市場規(guī)模大于休閑鹵味,兩者的市場占比大約為6:4,預計未來休閑鹵味及鹵味零食的市場占比將會進一步提升。越來越多的新鹵味品牌正在加速崛起,為市場注入了新活力,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新選擇。
鹵味三巨頭業(yè)績披露
隨著財報季的落幕,鹵味食品企業(yè)的年報也紛紛浮出水面,鹵味市場的表現可以直接從鹵味上市三巨頭的業(yè)績數據看出來。2021年,在疫情反復、消費不旺的情況下,鹵味食品企業(yè)的財報顯示,2021年,鹵味食品企業(yè)上演“冰火兩重天”的境遇,有企業(yè)營收凈利雙增,也有企業(yè)嚴重下滑。
絕味食品2021年財報顯示,2021年,絕味食品實現營業(yè)收入65.49億元,同比增長24.12%,凈利潤9.81億元,同比增長39.86%。在絕味食品的營收構成當中,其財報顯示,鹵制食品為絕味食品貢獻了大部分營收:2021年,鹵制食品銷售收入57.43億元,同比增長17.27%;其他收入5.41億元,同比增長212.27%;其他業(yè)務收入1.97億元,加盟商管理收入6743.03萬元,同比下降1.46%。由此可見,鹵制食品仍是絕味食品的主要收入來源,占其總收入的87.7%,這也給絕味食品的發(fā)展帶來了隱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絕味食品的毛利率開始出現下滑。
周黑鴨仍然實現了營收凈利雙增長。財報顯示,2021年,周黑鴨實現營業(yè)收入28.70億元,同比增長31.6%;凈利潤為3.42億元,同比增長126.4%。在營收凈利增速方面,周黑鴨均高于絕味食品,實現了超越,但這與其2020年業(yè)績基數較低有關。
針對業(yè)績增長,周黑鴨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公司深化多元化策略,“直營+特許經營”模式、互聯網O&O模式增長穩(wěn)健,社區(qū)市場探索初顯成效,供應鏈優(yōu)化拉動毛利,新一代爆款大單品、年輕化營銷方式獲消費者青睞。另外,周黑鴨的毛利率為57.8%,相較上年的55.5%同比提升2.3個百分點,這主要是周黑鴨持續(xù)優(yōu)化供應鏈能力,降本增效所致。
煌上煌也發(fā)布了2021年財報。財報顯示,2021年,煌上煌實現營業(yè)收入約23.39億元,同比減少4.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45億元,同比減少48.76%;毛利率為32.71%,同比下滑2.3個百分點。針對凈利潤下滑,煌上煌解釋,報告期內公司營業(yè)收入同比出現下降未達成年初計劃,為降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公司各項經營費用仍按照年初計劃列支,其中銷售費用中人工成本、門店租賃費和市場促銷支持等各項費用持續(xù)投入增加;營業(yè)收入下降、費用支出增長造成收支兩頭擠壓,最終使得公司凈利潤出現下降。
業(yè)內人士表示,近年來新品牌加速入局,鹵味食品賽道的競爭也更趨激烈。而絕味食品、周黑鴨和煌上煌若想繼續(xù)保持領先,還需要不斷研究消費者的口味變化,推進產品創(chuàng)新,拓展渠道和營銷方式。
鹵味新品牌快速崛起
從目前的情況看,鹵味食品賽道發(fā)展?jié)摿薮?。CBNData《2021鹵制品行業(yè)消費趨勢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休閑鹵味行業(yè)規(guī)模約1200億元,預計未來5年將以每年13%的增長率持續(xù)提升,到2025年市場規(guī)模有望突破2200億元。其中,休閑型鹵味零食占40%,佐餐鹵味食品占60%。
作為“中國味道”的小吃之一,充滿煙火氣的鹵味食品也是過去幾年里休閑食品行業(yè)增速最快的子賽道。這樣的變革也讓賽道受到了投資機構的青睞。比如,主打長沙風味的熱鹵品牌“盛香亭”于3月完成B輪融資;定位佐餐熟食的菊花開鹵味2020年成立至今已獲得兩輪千萬級融資;5月,社區(qū)冷鹵品牌“麻爪爪”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由番茄資本領投,金鼎資本、佳沃創(chuàng)投跟投。
去年以來已有騰訊、紅杉中國、今日資本、挑戰(zhàn)者資本等知名機構相繼對鴨脖鳳爪出手,在資本推波助瀾下,鹵味食品正悄悄演變?yōu)橐粭l超級賽道。
鹵味食品在我國歷史悠久,因其口味重,復購率高,頗受人們青睞。絕味鴨脖、周黑鴨、煌上煌是鹵味賽道的三巨頭,公開資料顯示,絕味鴨脖線下門店已突破萬家。即便如此,來自國金證券的數據顯示,CR5門店占有率在全國不足20%,市場格局依然較為分散,這給了新品牌崛起的機會。
近兩年來,鹵味賽道新品牌融資消息不斷,新晉創(chuàng)業(yè)者正在從渠道、工藝等不同維度推陳出新。例如,“王小鹵”主打電商渠道,將“川鹵”與“醬鹵”結合,虎皮鳳爪是其爆款產品;“盛香亭”定位于聚焦熱鹵、鮮鹵的輕餐品牌,突出“當日鮮鹵,現拌鮮吃”的特色。
在中國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看來,鹵味市場頻繁獲得資本青睞是因為其市場十分廣闊。
近年來,隨著飲食習慣的變遷,鹵制品的消費場景不斷擴寬,鴨脖鳳爪等鹵味也從以往餐桌上的美食演變?yōu)槿粘A闶承蓍e類食品,年輕人成為鹵味消費的主力軍。
艾媒咨詢發(fā)布的《2021中國鹵制品行業(yè)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21年有96.6%的消費者購買過鹵制品,其中43.9%的消費者表示非常喜歡,48.4%的消費者表示喜歡。2021年中國鹵制品消費者人群畫像主要是,64.5%集中在華東、華南、華北地區(qū),其中女性居多,占比達到58.7%,而且以22歲至40歲的中青年為主,占比達到78.9%。
按照消費場景來分類,鹵味分為佐餐鹵味和休閑鹵味兩種。休閑鹵味成為熱門消費,鹵味小吃化、休閑化、零食化成為發(fā)展大趨勢。
消費者對鹵味食品的消費需求是:品質好、花小錢、吃多樣、滿足高頻剛需。不同的鹵味能滿足不同消費人群在不同消費場景下的需求,其中特別是能滿足愛吃休閑零食女性的需求。
外賣也為消費者能隨時隨地吃鹵味提供了便利。根據美團大數據顯示,鹵味小吃的用戶數占整個餐飲外賣交易用戶的比例一年提升3%,超過18%。
鹵味食品消費不僅頻次高,而且復購頻次明顯提升,僅在美團上每年復購5次以上的交易用戶占比提升至16.7%,增長較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鹵味食品和鹵味休閑零食,正在加速推動鹵味市場快速發(fā)展。
弘章資本創(chuàng)始合伙人翁怡諾認為,如今的鹵味食品已是一條超級賽道,并存在較多創(chuàng)新之處:形象升級,提高客單價、年輕化均是品牌可發(fā)力增長的機會。
磷脂酰絲氨酸(PS)作為能輔助認知健康的原料,不僅能解決銀發(fā)群體的核心痛點,更成為布局銀發(fā)食品賽道的關鍵抓手。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視,食品保鮮技術也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食品保鮮方法,如冷藏、冷凍、防腐劑等,雖然能夠延長食品的保質期,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質下降、化學殘留等問題。因此,開發(fā)新型的食品保鮮技術成為當務之急?;钚园b通過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質,賦予包裝材料新的特性,從而更好地保護食品,延長其保質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國芝加哥順利舉辦。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飲料行業(yè)重要的盛會之一,由美國食品技術協(xié)會(IFT)每年舉辦,匯集數千名專業(yè)人士,包括食品科學家、產品開發(fā)人員、研究人員、原料供應商和初創(chuàng)企業(yè)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學、健康、可持續(xù)性和創(chuàng)新領域的新進展。
甘薯,又稱紅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種常見的糧食作物,其塊根中含有豐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為一種天然的淀粉資源,具有獨特的性質和廣泛的應用價值。隨著人們對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營養(yǎng)行業(yè)中的應用也日益受到關注,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在全球營養(yǎng)科學邁向“精準化、可持續(xù)化”的新階段,ω-3 多不飽和脂肪酸正成為食品、醫(yī)藥及公共衛(wèi)生領域共同關注的焦點。其中,DHA因其在人腦神經組織與視網膜中的結構性作用及廣泛的生理調節(jié)功能,被譽為“腦黃金”。
柑橘多甲氧基黃酮(PMFs)是柑橘類水果中一類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調節(jié)腸道菌群等多種生理功能。隨著人們對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黃酮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關注。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