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加工包裝機械 > 食品機械為枇杷膏錦上添花
據悉,能夠舒緩喉嚨痛、化痰止咳的川貝枇杷膏在紐約突然火了,就像春天的流感,來得迅猛。其價格由原本7美元左右一瓶,當前已經翻了10倍,被炒到了70美元一瓶。
事實上,這并不是“神秘東方力量”次在國外受到熱捧。此前清涼油、馬應龍痔瘡膏……都在國外掀起熱潮,受到了外國友人的大力追捧。然而,無論哪一個產品在國外受到青睞,主要還是看重了產品的品質以及本身具有的功效價值。
我們知道,川貝枇杷膏主要成分有川貝母、枇杷葉、南沙參、茯苓、化橘紅、桔梗、生姜、甘草、杏仁水、薄荷腦等,輔料為:蜂蜜、麥芽糖、糖漿。其功能主治潤肺化痰、止咳平喘、護喉利咽、調心降火,這對2017年冬天至今,美國經歷了10年來最嚴重的流感起到了一定的緩解作用。
說到川貝枇杷膏,其制作加工十分講究。筆者獲悉,傳統(tǒng)手工制作川貝枇杷膏,一般先將新鮮的枇杷,去核、去蒂,泡入鹽水中浸洗,重復多次,之后去水濾干,倒入大鐵鍋,加入大塊冰糖,攪拌翻炒,再以大火熬煮數把個小時,熬制成褐紅色凝固膠塊,再倒入事先準備好的川貝,裝入瓶中保存。其中,熬湯汁是費時、費力、費心的一道工序,也是個十足的功夫活,不僅需要人員輪流看管,并來回地翻炒,還需要把握好火候,否則一不留神,枇杷膏就會焦掉、糊掉。
而現在工業(yè)化枇杷膏加工流程包括配方、浸藥、提取、濃縮、收膏、分裝、涼膏等,所用到設備包括清洗設備、提取設備、濃縮設備等等。不少枇杷膏加工企業(yè)還把傳統(tǒng)加工工藝與現代機械結合起來。據了解,寧波寧海一市鎮(zhèn)曹家村某加工廠在保證原汁原味的材料的基礎上,把擠汁、提純等基礎工藝交給了“機械手”,不僅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10多噸果子,煉得枇杷膏1000斤),還能保證產品的品質與口感。
行業(yè)專家表示,不管是傳統(tǒng)手工熬制,還是機械化枇杷膏生產加工,其熬制環(huán)節(jié)對火候的把握、攪拌的頻率控制等要求很高,直接影響著枇杷膏的品質與效果。隨著攪拌熬制鍋的研發(fā)與應用,這些問題得到很好地解決。
據業(yè)內人士介紹,該類設備主要由鍋體、架體、攪拌系統(tǒng)、加熱系統(tǒng)、攪拌軸、鍋體翻轉系統(tǒng)等組成。另外,使用先進的傳動與密封結構,使傳動部分與鍋內潔凈、衛(wèi)生,不粘鍋。同時,采用液壓升降、翻鍋運料,免拆裝攪拌器,節(jié)省人力,降低勞動強度,是綜合性能優(yōu)良的枇杷膏熬制設備。值得一提的是,溫控系統(tǒng)采用全數字顯示,操作簡單方便,全程自動控溫,避免溫度過高或者過低而影響產品的品質。
其實,一條關于“川貝枇杷膏在美國走紅”的消息傳遍了國內網絡不是空穴來風,加上美國地區(qū)遭到流感肆虐,而川貝枇杷膏的藥效價值受到美國多地區(qū)的追捧。相比傳統(tǒng)手工制作,機械化生產加工枇杷膏更能保證產品的品質,并且生產效率大幅提高,有效地解決了之前20多斤枇杷只能熬制1斤枇杷膏的問題??梢?,川貝枇杷膏走紅北美,甚至賣到脫銷的同時,殊不知食品機械為其在品質和效用上“錦上添花”。
薯渣是甘薯生產淀粉及粉絲和粉條等制品的副產物。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每年因生產淀粉而排放的薯渣有550萬t,除極少一部分薯渣作為廉價動物飼料,大部分當作廢棄物直接丟棄,既造成資源浪費,也造成環(huán)境污染。甘薯渣一般占原料的10%~14%,由果皮、果梗和果肉3個部分組成,果皮和果肉約占97.2%,果梗占2.8%。
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別名蘹香、谷香、茴香等,原產地中海地區(qū),在我國各省區(qū)都有栽培。小茴香作為傘形科(Apiaceae)茴香屬(Foeniculum)草本植物,是一種常見的藥食同源食材,其嫩葉可作蔬菜食用或作調味用;果實可入藥,有驅風祛痰、散寒、健胃和止痛之效。
蘑菇粉,顧名思義就是用蘑菇做成的粉體物質。但蘑菇又是一個廣義的概念,通常她們的生物學分類跨度較大,但我們往往會將它們歸為一類。比如,我們常見的平菇、杏鮑菇是側耳科側耳屬真菌,雙孢蘑菇是蘑菇科、蘑菇屬真菌,而海鮮菇則是離褶傘科玉蕈屬真菌。目前食品工業(yè)化應用較為成熟的種類則非雙孢蘑菇所屬,也是蘑菇粉主要的來源品種。
在當代社會,隨著全球肥胖率攀升、糖尿病患病群體擴大,以及消費者對“天然”“零糖”健康理念的深度認同,人們對于食品中的糖分攝入越來越關注,天然甜味劑因此備受青睞,而甜菊糖苷作為其中的佼佼者,正廣泛應用于食品領域。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