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市場動態(tài) > 臺州黃巖:食物中加 罌 粟 殼 店主被提起公訴
“一吃就喜歡上了這個味道,像‘上癮’一樣……”請?zhí)岣呔?!這樣的美食可能暗藏危險。
近日,臺州黃巖區(qū)發(fā)生一起非法添加罌 粟 殼案例。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對我區(qū)一家熟食店進行檢查時,發(fā)現當事人店內銷售的小腸卷、雞爪、豬蹄、大排、骨頭等鹵制品相關檢測均顯示為陽性,這意味著這些熟食中含有嗎 啡成分。
嗎 啡是**類毒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嗎 啡易成癮,這使得長期吸食者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會對嗎 啡產生嚴重的依賴性,造成嚴重的毒物癖,從而對自身和社會造成極大的危害。
為什么熟食中會檢測出含有嗎 啡?主要是因為店老板在腌制熟食的鹵水中添加了罌 粟 殼,而罌 粟 殼中含有的嗎 啡、可 待 因、罌 粟 堿、蒂 巴 因、那 可 汀 等 生 物 堿 類物質,屬于麻醉藥品管制品種,所以店內銷售的熟食中均檢出了嗎 啡。
罌 粟 殼的特殊性導致監(jiān)管難度加大,因為在藥品“身份”的掩護下,在調料市場和網上常有人公開售賣。長期食用含有罌 粟 殼的食物,容易成癮,還會對人體神經系統(tǒng)造成損害,并可能造成慢性中毒。
目前,涉案店主潘某某已由區(qū)檢察院提起公訴,根據其犯罪的事實、情節(jié)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百四十四條、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潘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五千元。
檢察官在此提醒讀者:根據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印發(fā)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罌 粟 殼作為一種非食用物質,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類別有火鍋、火鍋底料及小吃類食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個心眼。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